師語僧語
【2023】存在本身就有價值—法鼓山新店安心小棧慰訪心得

 

◎文/寬融

今天的【作務與弘化課】是連續三周和慈基會合作的尾聲。

今日前往新店安心小棧,接受慰訪的菩薩會來到小棧,他們似乎很高興也挺健談的。關於這點,有法師說,他們一開始根本就沒有覺察到,菩薩們有什麼需要被關懷的,或是說他們都顯得非常地樂觀,不像「家中的照護者」,需要來這邊參加喘息照護。換個角度來看,他們就是夠樂觀,所以才能一直走到現在。上述只是想像,其實還是可以用觀察,或是直接、間接地詢問方式,來理解菩薩們是怎麼帶著一身的辛勞,而還能夠一直做下去。參與的菩薩中有一位說,雖然她對暴力性精神疾病的媽媽,帶著非常高的恨意,與此同時,她還有一位暴力性精神病的兒子,會把她每月的退休俸花光,到處惹事生非,但她仍一肩扛起,因為中國人重視孝道,而她的其他兄弟姐妹,都不願意照顧母親。

透過園藝治療來做關懷,讓我覺得雙手弄髒本身有它高度價值,或許能夠幫助我們回歸到人的狀態,讓我回想起過往學習德語的課堂上,完全聽不懂,當試圖要表達的時候,會全身手舞足蹈地演釋,如同小孩般再活一次。

聆聽菩薩們的心路歷程,讓我也比較放鬆;是一種因為純粹需要活著,而必然得有的一種勇氣或樂觀,所帶來的某種影響;菩薩們分享的過程中,會覺得菩薩們很苦,但確實是紮紮實實地在泥濘中活著,這樣的「踏實」反而引起了我高度地尊敬。生命的存在與延續,真的是蠻不容易的。存在本身就有價值嗎?要怎麼開發呢?真的是貧賤夫妻百事哀嗎?想著想著覺得這些菩薩們似乎走出了自己的路,又或許試圖走出自己的路,我也覺得有點慚愧,自己幫不上什麼忙。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好像忽然在理智上可以發現,活著本身也是值得感謝的事情。沒有誰欠我們什麼(我更喜歡這麼說:我們不需要誰欠我們什麼;因為確實我們好像總是會欠別人,而這些別人也多少應該有欠我們什麼。)然後就會有某種感恩慚愧的心,自然而然地發芽。菩薩們走的路徑可能會需要一些特定的操作,因為他們所處的身心環境,可能用某個面向切入比較容易得力,但這應該只有適合與否的問題,而沒有高低的問題。我想起了同桌菩薩隱約透露出的局促不安、我的不安,也想起了某位法師分享時說的:他其實想對菩薩們說「他也和菩薩們一樣都在走著。」三月窗外的霧與三月晴朗的新店。我覺得法鼓山有安心小棧,而且感覺不是為了做而做,是蠻好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