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僧伽大學
回首頁 | English | 行動版網頁
  • 關於僧大
    • 關於創辦人
      • 創辦人開示
    • 僧大簡介
    • 校訓與院訓
    • 校園環境
    • 校歌
    • 大事記
    • 師資簡介
    • 各系介紹
    • 行政單位
    • 交通路線圖
    • 聯絡我們
  • 招生資訊
    • 招生簡介影片
    • 招生說明會
    • 招生簡章
    • 招生考試線上報名
    • 考古題
  • 出版刊物
    • 僧大小冊
    • 僧大簡介
    • 僧大年報
    • 法鼓文苑
    • 畢業製作選集
      • 畢業製作選集(第一集全文檔)
    • 僧芽電子報
    • 電腦桌布月曆下載
      • 2022電腦桌布月曆
      • 2021電腦桌布月曆
    • 手機桌布月曆下載
      • 2022手機桌布月曆
      • 2021手機桌布月曆
  • 校園活動
    • 法鼓山僧伽大學20週年專區
    • 自覺營返校日
    • 自覺工作坊
      • 自覺工作坊報導
    • 校園活動剪影
    • 生命自覺營
      • 簡章下載
      • 生命自覺營粉絲頁
      • 自覺心語
      • 法鼓山僧伽大學Line@
      • 自覺營報導
    • 講經交流
    • 五分鐘說書
  • 僧大影音
    • 聖嚴法師談出家影音
    • 僧大簡介影片
    • 僧大形象影片
      • 2019僧大形象影片
      • 2020僧大形象影片(拍攝中)
    • 數位課程影音
    • 生命自覺營影音
      • 生命自覺營影音2006
      • 生命自覺營影音2007
      • 生命自覺營影音2010
      • 生命自覺營影音2011
      • 生命自覺營影音2012
      • 生命自覺營影音2013
      • 生命自覺營影音2014
      • 生命自覺營影音2018
    • 畢業製作影音
    • 講經交流影音
    • 五分鐘說書影音
  • 師語僧語
    • 108出家語
    • 出家因緣
    • 落髮的感動
    • 雀榕心語
    • 僧大悟語
  • 僧活札記
    • 僧活札記2010
    • 僧活札記2011
    • 僧活札記2012
    • 僧活札記2013
    • 僧活札記2014
    • 僧活札記2015
    • 僧活札記2016
    • 僧活札記2017
    • 僧活札記2018
    • 僧活札記2019
    • 僧活札記2020
    • 僧活札記2021
    • 僧活札記2022
首頁 » 更多最新消息 » 【2021】大寮六參 寬惠

【2021】大寮六參 寬惠

圖 / 演提

這次實習比起水陸更不緊張,或許是因為更熟悉大寮環境的關係。即便如此,仍有許多步調還在習慣,「課題」也未曾因此而暫時休息。然而,這次實習除了是技能上的學習,更是練心、面對自己的一大機會。

大寮六參――水果、撿切菜、下行堂、烘焙點心、協助主廚、副廚

  因為時間安排的關係,這次每三、四天會換一次執事,也因此在這次實習中並不會有像水陸時的疲憊感,反而還覺得時間過得非常快。這次水果是搭配執事法師的規劃,所以不用像在水陸時一手包辦所有事物,這讓我鬆了一大口氣。不過,因為與這次的執事法師不熟的緣故,做事時很緊繃,很擔心自己不夠俐落而使法師起煩惱。很快地,三天的時間便過了,我也準備前往下一參――撿切菜。

  在執事空檔我也讀了許多書,大多都是有關善財童子53參的書,剛開始我只是當作故事在看,但當我一本接一本時,我才發現這53參的意義是如此深遠。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53參並非都是拜訪大菩薩或是出家眾,其中在家居士,甚至童男童女也是善財童子所拜訪的善知識之一員。對此,我更聯想到普門品的「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而我也將此觀念練習運用在實習中,將每位我所遇到的人都當作我的善知識,同時,也觀察他們是如何盡心盡力地奉獻自己。於是,抱著這樣的心態前往第二參――撿切菜。

  撿切菜的位置在水果區旁邊,大概知道如何運作,但沒想到當我實際上工時才發現其中的細節很多,看的面向也多。撇除計算數量、掌控蔬菜狀況外,光是撿菜便有許多學問。所幸在撿菜過程中,菩薩們皆很有耐心的教導我,也給我許多機會練習。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位很細心的菩薩一再向我提醒「要把握當下學習,千萬不要等了畢業領執事時再從頭學。」因為到時除了要照顧整體之外,也還需要照顧自己,若不趁現在好好學習、磨鍊,將來會很辛苦。這位菩薩似乎在這次實習「參訪」的過程中,成為了我的嚮導,時不時的在各個地方出現並教導我如何學習。除了他之外,其他撿切菜的菩薩也幫助我很多,他們都很有耐心的教我,也時不時的提醒我慢慢來沒關係。的確,在這個過程中,我也發現我會急著做出他們剛教我的事,但其實那個當下,他們還沒把話說完,而我這樣的反應似乎是想表達「我有聽到」、「我有做」,但反而會因此漏了後面的話。

    第三參――下行堂。經過一天的出坡後,最後來到了下行堂。雖然要洗的量比往年少很多,但整場下來也要花將近一個小時(不含前置)。不過,執事法師們都很有條理,加上義工們都很專心,因此並不會覺得時間很漫長。  

       第四參――烘焙點心。這次可以做點心,我非常期待,就連典座法師也說因為疫情的關係才有可能讓我們玩。在這個過程中我非常謝謝專責的菩薩,因為他除了要照料我們外,很多時候他都無法正常用餐,因為有些步驟需要在旁邊待命,無法有明確的間斷。但因為有這樣的「陪伴」,每一個點心都非常精緻可口,讓所有看到點心的人都很歡喜!在這一參的學習也讓我想到善財童子拜訪的一個善知識――具足優婆夷。

  具足優婆夷有個神奇的小小器皿,能變化出無數的美食供養一切眾生,而這器皿中的食物並不會因拿取而有一絲減少。此外,凡是吃了這美食的眾生皆能滿足,而聲聞與獨覺眾吃了此食後,皆能證得聲聞及辟支佛果位而安住於最後身、不入輪迴。發如是願的還有百萬阿僧祇個童女,皆以此食供養一切眾生,無有疲倦!這次實習更讓我深深的敬佩大寮的法師及菩薩們,他們皆如同具足優婆夷修行「菩薩無盡福德藏解脫門」,在單位範圍不大的地方變化出百千份美食,且皆以無量的歡喜心誠心的做好每個當下,如此行為應當像善財童子,頂禮大寮的「善知識」們!

  第五參及第六參是負責午齋、藥石的協助主廚及負責早齋的副廚。我很幸運,領這兩個執事時正好是大寮最忙碌的時候――除夕到初二:協助主廚,初三到初六:副廚。由於這次除夕僅有主廚並無主廚團隊,有許多事必需再更提早準備,特別是「順菜」這個動作,我們必須將每道菜所有的材料清點上車。身為一個在家不常煮菜,勉強僅能當個打雜的人,要擔任如此重大的工作對我來說壓力不小。  很感激大家給我機會學習及陪我成長。

  由於自己對於煮菜的一切相較於其他同學不那麼熟悉,在整個實習中自己難免會對自己的不足感到自卑,甚至因為覺察力不夠而造成其他同學的煩惱。而在一次又一次挫敗中,我生起了恐懼――是不是我不適合大寮?或許,如果我不在的話,大家可以更順利、沒有煩惱的做完並做好每件事……直到有一位菩薩跟我說:「隨著練習、經歷的次數愈多,你會漸漸發現,很多事情都是經驗累積的!而你現在要做的是只有好好專注每個當下就好!」我很感謝這位菩薩,他的那句話讓我原本快築好的牆打破了一個大洞,而我也在那個當下想起我發的願――施無畏。原來,我所經歷的一切「不舒服」的感受都是為了讓我了解眾生的慌張。唯有自己親自了解、跨越「畏懼」,才能知道何謂無畏,也因了解何謂無畏,才能有能力施予眾生「無畏的安心丸」。在這次的實習中雖然沒有像上次的驚滔駭浪,但每天都有許多事件綿密的發生,雖然自己不是最好的,也不需是最好的,但在這一個過程中可以看見自己的念頭,所以非常感謝!願自己愈來愈接受自己的每一個樣子及念頭,踏實的一步步往前,真正的利益一切眾生!

Share
2021-04-29 admin

相關文章

  • 心靈環保 之 榴槤給「我」的啟發 演可2022-08-06
  • (●’◡’●) 法鼓山僧伽大學【僧芽電子報2022第8期】2022-08-01
  • 【2022】生命實踐的四念處 寬信2022-07-30

熱門文章

  • 果幸法師出家因緣2002-01-28
  • 常盛法師出家因緣2002-01-28
  • 常聞法師出家因緣2002-01-28

地址:20842新北市金山區三界里法鼓路555號
Address: No. 555, Fagu Rd., Jinshan Dist., New Taipei City 20842, Taiwan (R.O.C.)
Tel:886-2-2498-7171 Fax:886-2-2408-2084 E-mail:seb@ddmf.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