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僧伽大學
回首頁 | English | 行動版網頁
  • 關於僧大
    • 關於創辦人
      • 創辦人開示
    • 僧大簡介
    • 校訓與院訓
    • 校園環境
    • 校歌
    • 大事記
    • 師資簡介
    • 各系介紹
    • 行政單位
    • 交通路線圖
    • 聯絡我們
  • 招生資訊
    • 招生簡介影片
    • 招生說明會
    • 招生簡章
    • 招生考試線上報名
    • 考古題
  • 出版刊物
    • 僧大小冊
    • 僧大簡介
    • 僧大年報
    • 法鼓文苑
    • 畢業製作選集
      • 畢業製作選集(第一集全文檔)
    • 僧芽電子報
    • 2021年電腦桌布月曆下載
    • 2021年手機桌布月曆下載
  • 校園活動
    • 自覺營返校日
    • 自覺工作坊
      • 自覺工作坊報導
    • 校園活動剪影
    • 生命自覺營
      • 簡章下載
      • 生命自覺營粉絲頁
      • 自覺心語
      • 法鼓山僧伽大學Line@
      • 自覺營報導
    • 講經交流
    • 五分鐘說書
  • 僧大影音
    • 聖嚴法師談出家影音
    • 僧大簡介影片
    • 僧大形象影片
      • 2019僧大形象影片
      • 2020僧大形象影片(拍攝中)
    • 數位課程影音
    • 生命自覺營影音
      • 生命自覺營影音2006
      • 生命自覺營影音2007
      • 生命自覺營影音2010
      • 生命自覺營影音2011
      • 生命自覺營影音2012
      • 生命自覺營影音2013
      • 生命自覺營影音2014
      • 生命自覺營影音2018
    • 畢業製作影音
    • 講經交流影音
    • 五分鐘說書影音
  • 師語僧語
    • 108出家語
    • 出家因緣
    • 落髮的感動
    • 雀榕心語
    • 僧大悟語
  • 僧活札記
    • 僧活札記2010
    • 僧活札記2011
    • 僧活札記2012
    • 僧活札記2013
    • 僧活札記2014
    • 僧活札記2015
    • 僧活札記2016
    • 僧活札記2017
    • 僧活札記2018
    • 僧活札記2019
    • 僧活札記2020
    • 僧活札記2021
首頁 » 僧活札記2014 » 2014生命自覺營 心得分享(第十組 演澔)

2014生命自覺營 心得分享(第十組 演澔)

2014生命自覺營  心得分享

第十組 演澔


 

此刻,小筆電桌布已更換為菩薩行,手機主頁面多了一張「萬丈紅塵身不染,空谷無人水自流。」的便條,耳邊響起四眾佛子共勉語的音樂,寫心得的氛圍好像都醞釀好了,但卻還是如此難以下筆。我想,我已經開始想念了。

可以參加這次的生命自覺營,對我來說,這個機會是撿來的,因此我格外地珍惜,也格外地期待。如果當年數學老師沒有推薦我認識法鼓山、如果去年寒假沒有遇到禪修營那位小隊輔、如果去年沒有參加實習……,好多好多的「如果沒有……」,只要有任何一個成立,我大概就不會出現在這九天的營期吧!

本來以為這回,我是上山修行的,但第一天偶然聽到法師說,其實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法師用google、faceook等平易近人的例子跟我們這群年輕人說明什麼是戒定慧,也一再地告訴我們「受戒,就是接受一種生活習慣。」緩解了我這個門外漢對即將受行者八戒的擔憂。還記得那時我們全體大聲念著禪堂裡的四幅字句: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花了好長時間思考卻還是弄錯了順序的生澀,於此刻還是如此清晰。

第三天早上女眾說戒,從果通法師的口中聽聞幸福是什麼讓我特別感動。約120位女眾在禪堂齊聲念著:我祈求 凡活著的盡皆幸福。這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出家人是無時無刻不以利眾生為目標的。法師告訴我們:戒律,是學著掌控自己。我們時常無法掌控自己,像是明明告訴自己別再回想某句話、某個情景、某個片段,但卻徒勞無功地不斷在腦中replay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但可以透過修行,慢慢一點一點的學著如何控制自己的心。當法師問著:「妳幸福嗎?」我腦中閃過一個個愛我的家人、順遂的求學路、還有幾個知心,我在心中自信地答道:是的,我很幸福!但隨後,法師又問:「如果這些條件不存在了,那妳還幸福嗎?」當下,我心中感到微微的痛楚,隨之而來的,是如同恍然大悟一般的震撼,原來,一直以來我所以為的幸福是構築在這些外在的條件之上,人的心靈是如此的脆弱呀……任何一個無常的變化,大概都會讓我所以為的幸福感離我遠去吧!後來,在法師的引導之下,我才理解,原來,幸福感是可以取決於自己的內心的。「修行,不是為了遠離眾生,而是為了找尋讓眾生幸福的正道。」投影片上的這句話不斷在我腦中迴盪,我咕噥著或許也該開始自己人生的修行了。

第四天早上正授典禮,「善哉解脫服,無上功德衣,我今頂戴受,世世不捨離。」這樣簡單的四句話,讓在場的我們落淚了。我一邊大聲的唱著,一邊搭上我的衣,淚水無聲地滑落,心中早已忘了前幾天練習時那繁複的搭衣順序,單憑著感覺,動作一個接著一個,衣就這麼搭好了。這是我第一次這麼順的搭上我的衣,如果說沒有熟悉感,那絕對是種妄語。受戒後,內心感到無比的平靜與心安,我告訴自己:我是個出家人了,我真的已經是個出家人了。

果慨法師為我們上了梵唄與修行和叩鐘擊鼓的課程,讓我印象好深刻也好感動。原來,用心唱兩句「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可以讓我再度落淚,心平靜了、過著簡單平凡的生活,真的讓我變得更容易被感動、更能全心體會每一個當下。第五天晚上的叩鐘擊鼓,法師說了個故事告訴我們由來,也間接點出「出家人時時刻刻都惦念著眾生、終身奉獻給眾生,願眾生都能夠離苦得樂」的情懷,在那一刻,對出家人無限佩服、尊敬與嚮往之感油然而生。但也許……我還沒準備好將自己的人生全數奉獻給眾生吧!因此在隔天早課後的個人發願時,我跟佛說了:如果有來世,讓我當出家人吧!但在起身後,一股熟悉感再度襲來,是不是……往昔我也曾像這樣跪在佛前這麼跟佛說過呢?難道這可能是我身在這短期出家營隊的因嗎?想到這裡心中有些難過與失落,我想要的不是只有這短短九天呀!

我真的覺得非常幸運可以身在第十小組,我們有一個笑容燦爛、莊嚴又能讓人放鬆無壓力的演行法師和另一個對我們關懷備至、帶來無限溫暖的演光法師,以及九位相處融洽的小組員,這應該是我第一次這麼長一段時間跟這麼多人做任何事都在一起吧!法師們真的很細心在照顧我們的身心,察覺到了大家因為連日細雨而無法外出,那份不由自主流露的小遺憾,讓法師犧牲最後兩天中午的午休時間帶大家外出走走,在雨中撐著傘,走訪僧伽大學、法華鐘與潺潺流水,體驗何謂整座法鼓山都是活的、充滿生命力的;在雨勢稍減的時候帶我們坐在溪邊的大石頭上,為我們解各種千奇百怪的問題,並為我們每一個人捎來一句祝福。雖然少了午休的身體有些疲憊,但我真的很開心、很感恩、很滿足身在這樣一個溫馨的小隊。

「小時候,快樂是一件簡單的事;長大後發現,簡簡單單,就可以很快樂。」用這句話作為此營隊的註腳是再適合不過的了,這九天的時間,我們沒有手機、沒有網路,每天四五點起床,表面上看起來過著很不自由的生活,但其實內心很平靜、很快樂,也許就像師父說的:我們需要的不多,但想要的太多了。

很感謝這段時間為這個營隊用心付出的每一個人,如果沒有你們,便無法成就這樣一個生命自覺營。看了感恩之夜的影片後,心中覺得好惆悵呀!自己到底何德何能能讓這麼多人為我如此付出?但影片的最後浮現一句話:不要問為什麼自己身在這裡,而要問自己能為大眾做些什麼?最後的夜裡,我們將近180個學員齊聲唱著菩薩行,也許音不是最準的,但那份心意真的很動人。

最後,營期結束了,捨戒,我還是哭了。我暗暗在心中告訴自己,這會是我這一生中最後一次唱這個卸衣偈了,衣折的特別的整齊,心中有股強烈想要再穿上它的渴望,捨戒後,有種少了什麼的空虛感,就如同我身邊的同學說的,好像被剝了一層皮似的。回到世俗後,不適應的感覺比預期的來的深一些,明明才九天卻能為我帶來如此影響,這大概是之前的我無法想像的吧!此刻內心的平靜依舊。回來後,我想開始我人生的修行,想開始嘗試吃素、重拾天天持咒的習慣,希望自己能像在營期時那樣,時時覺察自己內心的貪嗔癡;此外,想多參加義工和法會。我想,我找到自己人生的目的和意義了,那就是「奉獻」。

Share
2018-11-12 admin

相關文章

  • 【2019】生命的自覺,一生的歸宿 演默2019-03-10
  • 【2019】生命自覺營心得 演融2019-03-10
  • 【2019】從儀式到生活實踐 演資2019-03-10

熱門文章

  • 果幸法師出家因緣2002-01-28
  • 常盛法師出家因緣2002-01-28
  • 常聞法師出家因緣2002-01-28
  • 電子報
  • 法鼓山網站群

地址:20842新北市金山區三界里法鼓路555號
Address: No. 555, Fagu Rd., Jinshan Dist., New Taipei City 20842, Taiwan (R.O.C.)
Tel:886-2-2498-7171 Fax:886-2-2408-2084 E-mail:seb@ddmf.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