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僧伽大學
回首頁 | English | 行動版網頁
  • 關於僧大
    • 關於創辦人
      • 創辦人開示
    • 僧大簡介
    • 校訓與院訓
    • 校園環境
    • 校歌
    • 大事記
    • 師資簡介
    • 各系介紹
    • 行政單位
    • 交通路線圖
    • 聯絡我們
  • 招生資訊
    • 招生簡介影片
    • 招生說明會
    • 招生簡章
    • 招生考試線上報名
    • 考古題
  • 出版刊物
    • 僧大小冊
    • 僧大簡介
    • 僧大年報
    • 法鼓文苑
    • 畢業製作選集
      • 畢業製作選集(第一集全文檔)
    • 僧芽電子報
    • 2021年電腦桌布月曆下載
    • 2021年手機桌布月曆下載
  • 校園活動
    • 自覺營返校日
    • 自覺工作坊
      • 自覺工作坊報導
    • 校園活動剪影
    • 生命自覺營
      • 簡章下載
      • 生命自覺營粉絲頁
      • 自覺心語
      • 法鼓山僧伽大學Line@
      • 自覺營報導
    • 講經交流
    • 五分鐘說書
  • 僧大影音
    • 聖嚴法師談出家影音
    • 僧大簡介影片
    • 僧大形象影片
      • 2019僧大形象影片
      • 2020僧大形象影片(拍攝中)
    • 數位課程影音
    • 生命自覺營影音
      • 生命自覺營影音2006
      • 生命自覺營影音2007
      • 生命自覺營影音2010
      • 生命自覺營影音2011
      • 生命自覺營影音2012
      • 生命自覺營影音2013
      • 生命自覺營影音2014
      • 生命自覺營影音2018
    • 畢業製作影音
    • 講經交流影音
    • 五分鐘說書影音
  • 師語僧語
    • 108出家語
    • 出家因緣
    • 落髮的感動
    • 雀榕心語
    • 僧大悟語
  • 僧活札記
    • 僧活札記2010
    • 僧活札記2011
    • 僧活札記2012
    • 僧活札記2013
    • 僧活札記2014
    • 僧活札記2015
    • 僧活札記2016
    • 僧活札記2017
    • 僧活札記2018
    • 僧活札記2019
    • 僧活札記2020
    • 僧活札記2021
首頁 » 生命自覺營 » 【2018】願紅塵不迷亦不離-演焯菩薩、演柔菩薩

【2018】願紅塵不迷亦不離-演焯菩薩、演柔菩薩

生命自覺營心得

願紅塵不迷亦不離

◎陳演焯
▲(僧伽大學 提供)

不是遠遊,不是浪跡,只是在生命的沙盤中,掃出一角空白。

如外界猜測的一樣,出家生活離不開打坐和念經。頭三天,打坐我會睡著,念經我會分心。之後幾日,開始漸入佳境,慢慢理解打坐和念經為何是出家人必修的功課。打坐時,開始感受到向內延伸的寧靜;念經時,亦能體會到向外漫出的悲願。現在想來,那種放鬆的感覺,似乎與我現在身處的環境,再難重遇。

出坡,用世俗的說法便是勞作,不是義工形式,沒有要完成的目標。打板便穿上出坡服,再聽到打板聲,便收拾心情、收起工具。不計較做了多少,享受當下的感覺,一舉一動是功德,也是與自己相處的時間。只要把心放在手上、腳上、眼上,感受自己的每一個動作。

朝山之行,四點一刻起身,聖嚴師父說,磨難是修行。街燈伴雨瀉在雨衣上,隊伍浩浩蕩蕩。我在排頭,望著前路,山雨淅瀝,前路迷離,雨水順著斜坡下流,化出了條金河,我們是這河上的浪。

披著雨衣,三步一叩,朝拜觀音,膝蓋、雙手、額頭接觸地面,感覺很微妙,尤其雙手觸碰到地面的那一刻,感知到那水是乾淨,冰涼的。法師說,朝山是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難捨能捨。放下自己,留一顆慈悲心,一拜一功德,迴向眾生、迴向父母、迴向身邊的每一個人。

不到兩個星期,沒有離開凡塵,但心卻不俗。回來之後,沉澱了很久,那些日子,似乎穿越到了另一個世界,體驗了一個名為「演焯」小沙彌的出家生活。這一刻,那一世可能在平行世界中繼續進行著,而在這個世界的我,只願紅塵不迷亦不離。

不比較的人生哲學

◎王演柔

這一趟旅程,滿載而歸且美好難忘。十一天單純生活所帶給我的,是無比的踏實感,讓我體會很多、學習很多,更深入了解和反省自己。

印象深刻的一堂課是「轉角遇見師父」,常遠法師分享自己成長到出家領執的歷程。在團體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學歷和能力,法師秉持「不跟別人比,道心自增長」的信念,與大眾共同學習。為什麼要比較?常遠法師說:「比較其實是為了凸顯自我。但修行是要消融自我,將自己縮得愈小愈好才對。」

一直以來,我都因缺乏自信心而十分困擾,常常拿自己和別人比較。不管才能、智力、修養、樣貌、成長背景,覺得處處比不上別人。其實,更深一層往內看自己,會發現跟別人比較時,內心是想展現自己給別人看,而不斷地膨脹。

回頭想想,何苦那麼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面子有那麼重要嗎?了解自己的真實模樣和價值,接受自己的優缺點,單純地做自己才是最踏實、最有保障的,根本不須和別人比較。

這堂課讓我獲得了心靈法寶──「不比較」的人生哲學。當下聽到時,感覺長期綁著自己的束縛,瞬間解開了,身心覺得好輕鬆、好自在。期許自己在往後的日子裡,練習用不比較的心態,踏實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本文節錄於法鼓雜誌第341期,生活佛法版

Share
2018-05-02 admin

相關文章

  • 【2019】生命的自覺,一生的歸宿 演默2019-03-10
  • 【2019】生命自覺營心得 演融2019-03-10
  • 【2019】從儀式到生活實踐 演資2019-03-10

熱門文章

  • 果幸法師出家因緣2002-01-28
  • 常盛法師出家因緣2002-01-28
  • 常聞法師出家因緣2002-01-28
  • 電子報
  • 法鼓山網站群

地址:20842新北市金山區三界里法鼓路555號
Address: No. 555, Fagu Rd., Jinshan Dist., New Taipei City 20842, Taiwan (R.O.C.)
Tel:886-2-2498-7171 Fax:886-2-2408-2084 E-mail:seb@ddmf.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