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製作選集
畢業製作歷屆呈現時間表
年 |
年度 |
2005年7月4-5日 | 94年度畢業製作呈現 |
2006年7月4-5日 | 95年度畢業製作呈現 |
2007年7月4-5日 | 96年度畢業製作呈現 |
2008年6月14-15日 | 97年度畢業製作呈現 |
2009年6月13-14日 | 98年度畢業製作呈現 |
2010年6月17-18日 | 99年度畢業製作呈現 |
2011年6月26日 | 100年度畢業製作呈現 |
畢業製作歷屆呈現目次
屆別 |
年度 |
西元年 |
法名 |
製作主題 |
指導老師 |
第一屆 |
94 |
2005 |
/ |
無 |
/ |
第二屆 |
94 |
2006 |
常真 |
環保生態工法之探究──法鼓山自然環保相關工程建設介紹 | 果祺法師 |
常惺 |
僧大向大陸招僧可能性初探 | 惠敏法師 | |||
常一 |
承先啟後.自覺覺他 | 常持法師果慨法師 | |||
常穎 |
戶外禪 | 果元法師常慧法師 | |||
常德 |
台北縣萬里鄉萬里國中同儕間交友及師生關係問題探討 | 果傳法師 | |||
常光 |
念佛禪共修 | 果慨法師常慧法師 | |||
常性 |
菩薩戒的改良 | 果徹法師果慨法師 | |||
常御 |
東南亞巡迴招生 | 常諦法師 | |||
常源 |
《法華經》的「心靈環保」──以安樂行品為中心 | 果暉法師 | |||
常平 |
三壇大戒略述 | 果鏡法師 | |||
常湛 |
梵唄統一計畫──大悲懺 | 果慨法師 | |||
第三屆 |
95
|
2007
|
常律 |
從法鼓山禪堂(室內空間)來探討其對禪修需求的滿足 | 果祺法師李孟崇 |
法可 |
如何使法鼓山僧伽大學成為世界佛教僧伽教育搖籃──以出家眾在僧大就讀可能性之探討為主 | 惠敏法師 | |||
常生 |
法鼓山之臨終關懷──從人間淨土到他方淨土 | 果器法師常諦法師 | |||
常超 |
聖嚴法師的無我觀初探 | 果醒法師證融法師 | |||
常允 常先 |
認識女寮從「心」開始 | 果肇法師 | |||
常雲 |
聖嚴法師戒律之思想與實踐 | 果鏡法師證融法師 | |||
常文 |
2007法鼓山第一屆水陸法會 | 果慨法師 | |||
常銘 |
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 ──開啟自性大悲、祈願眾生離苦 |
果慨法師 | |||
常修 |
法華鐘之人間淨土──大悲心起 | 果慨法師 | |||
第四屆 |
96 |
2008 |
常化 |
法鼓山的瓔珞──法像莊嚴與觀音道場的共鳴 | 常慧法師施建昌 |
常琨 常用 |
法鼓山僧團比丘尼現況探討 | 果徹法師果慨法師 | |||
常恩 |
一場承先啟後的無言法會──大悲心水陸法會壇場空間設計之傳統與創新 | 果慨法師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研究所團隊 | |||
常潤 |
數位學習課程──以淨行品為內容 | 果光法師常華法師 | |||
常能 |
找到自己──僧大生活的分享 | 果毅法師蔡旻霓 | |||
常妙 常佑 |
永嘉大師證道歌──中心思想(Power Cam呈現) | 果毅法師常慧法師 | |||
常慶 |
法鼓山默照禪教學的觀念與方法之研究──一本禪修筆記書 | 果元法師果鏡法師 | |||
常隨 |
於「止觀禪期」中體現如來藏之探討──以中華禪法鼓宗為主 | 惠敏法師杜正民 | |||
常甯 |
心靈環保對幼童教育初探 | 果暉法師 | |||
常灌 |
聖嚴法師「菩薩戒」思想之研究 | 果鏡法師證融法師 | |||
第五屆 |
97 |
2009 |
常林 常勳 |
遊戲三昧──法鼓山禪悅境教、參學創意課程開發 | 常慧法師常參法師 |
常照 |
心六倫資料庫及國小教案設計 | 常慧法師 | |||
常庸 |
跨國性企業組織之策略模式分析──法鼓山國際化策略之可行方案評估 | 果光法師常華法師 | |||
常庵 |
法鼓山淨土懺之初探 | 果慨法師 | |||
常福 |
禪修課程資料蒐集與規畫──如何應用聖嚴師父禪修觀念設計初階禪修課程 | 果元法師 | |||
覺迦 常仁 |
觀心過堂 | 果高法師 | |||
常? |
觀音信仰對於心靈環保的作用 | 果祥法師大常法師 | |||
第六屆 |
98 |
2010 |
常依 |
法鼓山通識課程教案──心靈環保與三大教育 | 果毅法師 |
常曙 常三 |
寂滅為樂──自在的告別 | 果毅法師 | |||
會睿 |
家庭倫理資料的翻譯(中翻英) | 方怡蓉 | |||
常印 |
化痛苦為助緣──禪修與情緒管理 | 果乘法師 | |||
常受 常施 |
建構《法鼓全集》初階禪法資料庫──以初階禪七為範圍 | 常慧法師杜正民 | |||
第七屆 |
99 |
2011 |
常極 |
聖嚴法師的生死教育 | 常延法師 |
常統 |
法鼓山的臨終關懷──臨終關懷學習手冊 | 果選法師方怡蓉 | |||
會涵 |
淺談數位牌位功能與法鼓山四環之當代實踐 | 果慨法師 | |||
常藻 |
僧命的依怙──摘自《聖嚴法師2001至2008年早齋開示》 | 果光法師常慧法師 | |||
常澂 |
「四眾佛子共勉語」初探 | 果界法師杜正民 | |||
常昇 |
淺談聖嚴法師之梵網菩薩戒 | 果鏡法師 | |||
常續 |
試從「緣起性空」探討修行之路──以《中論》為主 | 果峻法師果徹法師 | |||
常格 |
僧命之道──摘自《聖嚴師父2001至2008年早齋開示》&《師父的叮嚀》 | 果光法師常慧法師 | |||
常灃 |
嚴師.慈訓──以《師父的叮嚀》書信為主 | 果光法師常慧法師 | |||
第八屆 |
100 |
2012 |
常楨 |
法相宗的實踐理論 –五重唯識觀之研究 | 蔡伯郎老師 |
常遂 常麓 |
慈雲懺主淨土文 資料整理和教案設計 | 常慶法師 | |||
常藏(禪) |
聖嚴法師話頭禪法整理 | 果光法師 | |||
常鑑(禪) |
The Samatha-Vipasyana Practice by Master Sheng Yen — based on the “Samatha-Vipasyana Retreat”聖嚴法師的止觀法門--以中階禪七為例 |
果光法師大常法師 |
|||
/ |
註:100年度,禪學系學僧第一次禪修專題畢業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