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壇,香燈──2016年水陸法會實習心得
演運(僧伽大學女眾部佛學系三年級學僧)
「然人能宏道,誠堪契真。若請法齋主,與作法諸師,各皆竭誠盡敬,則其利益,非言所宣。譬如春回大地,草木悉荷生成。月麗中天,江河各現影象。故得當人業消智朗,障盡福崇。先亡咸生淨土,所求無不遂意。並令歷劫怨親,法界含識。同沐三寶恩光,共結菩提緣種。」──印光大師,〈重刻水陸儀軌序〉
水陸法會前,便以〈代為眾生發願文〉、《五悔儀》為定課。閱讀印光大師的文字時,才深覺對儀軌的熟習、誠敬的態度,都是香燈作為佛事因緣一份子的基本條件。
一、 發願:離一切相,即名諸佛
2016年11月16日,水陸法會香燈培訓時,法務室室主法師分享了自己參加水陸法會的緣起,勉勵大家學著用方法,擷取有益修行的事相。法師說,任事溝通時一定會有誤差,但是我們能不能把心、境分離,練習著「離一切相,即名諸佛」?
在實習中,才能簡易平日在學院學到的觀念與方法,能否信、受、持。法師問大家:「想要做什麼樣的出家人?」並勉勵大家用經典來超越自我,把方法擺在自己的習氣前面。一念淨信,就有無量的功德。
這天開始,提醒自己要成為水陸法會香燈了,正是練功夫、檢驗正見的好機緣。
二、進退之間:學長的示現、大壇小壇
在這次實習期間,重新認識了自己、他人以及環境,兩段故事,簡已示要。
(一)學長示現,化開心中疑懼
總彩排當日下午,大眾在彩排送聖時,同是大壇香燈的一位學長法師從舞台後台樓梯墜下,隨著大家匆匆趕到現場時,只見學長趴在地上、血流滿面的情景。當下,只看看自己能做什麼,救護車駛離時,心裡只念著,現在需要的是大壇香燈。
因為這次的大壇香燈團隊,有兩位去年在大壇實習的學長法師,因此和同學談到,本來都會對學長有依賴心的,此番事件後,更要能夠獨立、學得更快才行。幸好,後來有另外兩位同學陸續加入,大壇香燈於是有了七位。
(二)大壇小壇,端看心量
事件後,過了兩日,心裡的情緒沒有完全處理完,便在事相上忙著。恰好,在合署辦公室遇到一位法師,才解開心裡的結,自己還是有被嚇到的,但是看每個人的因緣不同,整體的因緣也在變化,能這樣想時,便比較正面了。
法師進而分享一個觀念,不管大壇小壇,重要的是自己的心量夠不夠大,能不能照顧大眾,法師說:「這個世界上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喔。」這番話,影響自己很深。
三、因緣觀:只要60分,帽子的故事
此次實習期間,學到的不少,都記在大壇的壇場日誌裡了。
一位學長觀察自己的行事後說,很多時候,我們很想抓著事情不放,但是把自己放開來,隨著因緣去走,事情反而會順利完成的。此次擔任香燈,發現自己太容易緊張了,往往想要把事情做好,不太休息與喝水,弄得同學也很緊張,一位法師提醒,只要60分,把自我放掉,才是練習。
大壇的一位悅眾法師,也分享了一個小故事:一日,法師走過一條廊道,途中,A法師說要戴帽子,B法師說不要戴帽子,天氣很冷,法師仍然選擇戴帽子。我問法師,那麼心態要怎麼調整呢?法師說,自己清楚抉擇就好,有機會,再與不諒解的法師說明:「自己真的快感冒了。」此種善巧,是自己要學習的。
四、發願、迴向:在佛事中,供養眾生
感恩在此次法會中,每日都有佛前大供雙人出食的機會,小齋天時亦實演了早齋出食、灑糖果、帶功德主等等的動線。代受幽冥戒當晚,看著總壇的即時轉播屏幕,突然看懂了整場佛事中發生大大小小的人事物,原來做中學便是如此。
走小齋天動線時,室主法師一番分享,修正了自己的威儀與心態。法師問,為什麼我們會對信眾笑呢?壇場就是壇場,出家人是要用威儀攝受人,不是做公關,殿堂有殿堂的規矩,「諸根調伏相莊嚴…」,就是在舉手投足之間展現。
對自己沒有自信是一回事,但是在台上,代表的就是三寶。調整自己的威儀……,走路時不要低頭。微微抬起頭來後,心也變得不一樣了。在這晚學會如何帶功德主,如何走位後,也開始修正自己的儀態與心態,安在佛事中,心開始安定許多。
發願,學習一切佛事的細節,調伏自心,供養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