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
2018.02.06-【自覺札記】行者菩薩與菩薩行者

摘自: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1548383575349666/

文/僧伽大學 小記者

  一路走來,是第十天了,明天上午的八點半,就是捨戒典禮,以及三皈五戒的儀式。

  今天(2/5),聖嚴師父給大家的早齋開示,主題是「梵行」。「明天就要捨戒了,還要講什麼?我們出家人是這樣子的:做一日和尚,下面是什麼?撞一日鐘。你們在這地方出家一天,像一個出家的人。雖然明天就要捨戒,但是種下出家的善根、福德因緣的種子,還是要很用心地來學習出家的心行。」1998年1月7日,聖嚴師父為當時參與出家生活體驗營的學員們,講了這段開示。那時,師父六十九歲,法鼓山十歲。歲月如湍流,二十年後,又有一群新戒行者菩薩,即將捨下行者八戒。

打地基,把菩提種子種得深

  昨天上午的課程,是總本山建設工程處監院果治法師的「法鼓山的建設理念」。法師提到,法鼓山山上的各項建築物,地基都打得很深,因此工程時間拉得很長,為的就是讓建築物能夠防潮、防風、防震。光是建設前的地質調查、探測岩盤深度、打地基,就花了很長的時間。

  果治法師分享:開山時期,很多大道場的人來參訪,其中一位外道場的法師,曾有些擔心地詢問果治法師:「大師(指聖嚴師父)年紀已經蠻大的了,身體又不怎麼好,建築物怎麼都還沒有建起來?」果治法師這樣回應:「師父是這樣跟我們講:其實,法鼓山的建築已經完成了,法鼓山的理念已經完成了。理念,才是最重要的。建築,只是讓大家來到這邊,有個學習的環境。那是個硬體的建築,本身是成、住、壞、空的。因緣走到哪裡,就是做到哪裡。」

  捨戒,捨下的是行者八戒、行者服。然而,十天的課程與僧命體驗,打在心田上的地基,是聖嚴師父的身教、思想行誼,以及營主任法師、總護法師、授課法師與帶組法師們的法語與身儀。或許,更種下了對於生命、對於佛法的疑惑,以及探究真理的求法欲。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菩提種子,得之不易。

  「因有佛陀的證悟、祖師們前仆後繼的宣揚佛法,我們今年才能夠在生命自覺營相遇,我們才有方法,離苦得樂。我深深的感恩。

  「我們所擁有的一切,看似平凡、理所當然,卻是許多的眾生,所得不到的,是如此的得之不易。我深深的感恩。

  引罄敲、慢慢地拜下,引罄敲、慢慢地起身。今天晚上的感恩之夜,在傳燈儀式之前,是感恩禮拜,總護法師常捷法師緩緩而沉穩的語調,引導行者菩薩們,憶念那些值得感恩的因緣──那些教導我們、成就我們學習佛法的因緣。一場生命自覺營期的起承轉合,確實是眾緣和合的路途。授課的師長們、營主任法師與總護法師之外,還有穿梭在禪堂各角落的內外護工作人員,照顧著學員們的生活起居。其中,多數的外護人員,是從台灣與海外各地,專為護持自覺營而上山的義工菩薩們。相較於往年,多由僧大學僧承擔的內外護,今年的自覺營有個十分特別的因緣:共有二十四位義工菩薩,組成了外護團隊,分為醫護組、上下行堂組、機動組。

另一波「農禪家風」

  營期的前一天(1/26),不少義工菩薩陸續上山,安了單,外護團隊正式啟動。身著綠色背心,這群義工菩薩從報到日當天,在禪堂車道迎接學員,到每頓飯的上行堂、下行堂,到整理雨傘、環境清掃、廁所清潔、裝蒲團的棉花、敲雲魚板、支援課程組的庶務……等等,出坡的工作項目可說無所不包,承擔起自覺營生活作息的運作步調。一段可資分享的故事,發生在營期第七天(2/2)下午的「農禪家風」課程。當時,恰逢陰雨綿綿的天氣,本來由環保組安排為拔草與淨山的戶外出坡,臨時改為室內版本的出坡地點:學員們各分配到第一大樓、第二大樓、環保組資源回收站等地,進行出坡禪。同一時段,禪堂也有一波的「農禪家風」。

  隨著女眾總外護演朗法師的引導,機動組的女眾義工菩薩帶上一桶桶配好比例的蘇打粉與米醋,登門造訪女眾學員寮房的浴室。這天下午的出坡工作,是刷洗學員寮房的浴室牆面。由於浴室使用頻繁,且可能有一段時間沒被徹底刷洗,牆面的黃色水垢、牆角的黑垢,顯而易見。機動組菩薩們的任務,就是用菜瓜布沾上蘇打粉加米醋的酸鹼綜合液體,用力地刷呀、擦呀,努力把水垢與黑垢刷掉,並清潔水龍頭與排水孔的毛髮。「你拍的照片,千萬不要讓我的家人看到,不然他們會發現我會刷浴室牆壁,然後回家叫我做!」一位義工菩薩半開玩笑地邊刷牆面邊說著。

  大概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有三位義工菩薩先行從寮房浴室告退,轉換身分,成為上行堂的餐車長。僅稍事休息,菩薩們便開始藥石的前置工作。營期第九天(2/4)早上的朝山之後,因為學員們需要盥洗與養息,原本由學員們負責的早出坡,便由這群機動組的義工菩薩補位。「哪裡需要,就去哪裡!」高度的機動性,這群菩薩們是身體力行佛陀所說的無常法與因緣法,也體現了聖嚴師父寫在〈四眾佛子共勉語〉的菩薩道精神:「為了廣種福田,那怕任怨任勞」。

上行堂菩薩們

「預約明年!」

  外護團隊的另一個組別,是四位義工菩薩組成的醫護組,以及一位義診的張賢助醫生與協助的藥劑師林麗玉菩薩。這四位義工菩薩,都具有醫護的專業背景,其中一位被稱為「長老」的成員──康淑薇菩薩,已經在自覺營的醫護組護持五年。根據僧大女眾部醫護組常穎法師的分享:因為往年的學員人數、內外護法師與行者菩薩的總人數較多,寮房不足,因此是將禪堂四樓的一間小參室規劃為寮房,提供給醫護組的義工菩薩安單。因為是小參室,沒有衛浴設備,所以義工菩薩們使用衛浴不大方便,且小參室比寮房區寒冷,醫護組菩薩的居住環境確實不那麼舒適。直到去年,才有足夠的寮房安排給醫護組。即便如此,護持心強的淑薇菩薩,一路走來,已經邁入第五年,「她們是看著學僧從組員變成總外護的成長過程,菩薩真的很值得我們感恩。」近年來的自覺營,時常陪伴醫護組菩薩的常穎法師如此說道。

瑞賢菩薩與淑薇菩薩

  另一位遠從屏東潮州北上法鼓山的陳瑞賢菩薩,今年是第二年參與自覺營醫護組。「來自覺營,我去年是第一次。去年只有我一個全程,所有的人(醫護組成員)都是兩天、三天。去年,我又是新手,有新的人來了,等於是我們又要帶他們。」滿溢著笑意的瑞賢菩薩回憶著。「這一次很棒,這一次四個人都是全程。因為我看法師們找人,找得很辛苦,去年我是跟常穎法師說:『只要我沒事,我就預約明年吧!』我們希望法師不要再找人找得那麼辛苦。」瑞賢菩薩接著說:「剛好我們有三個人都是退休的,退休了,沒事嘛,可以做這個長期的,年輕人會(因為工作)比較沒有辦法。」

  「像這樣的活動,我們的默契要培養起來。我們四個的默契培養得很好!常穎法師跟我們說,你們四個自己安排輪班,像我們四點就起來,到晚上十點。結果,我發現幾乎大家的休息時間很少,大家都很願意一直扛、一直扛。大家都是互相幫忙,真的累了就去睡覺,彼此都能體諒。」「跟學員們的互動經驗呢?」「這些自覺營學員很年輕,會帶給我們活力,就像有一位香港的學員,雖然生病,但我們都因為他而笑嘩嘩!」「啊就看他們很不捨啦,因為是要來修行的、來嘗試出家生活,可是當你的色身感冒、頭痛、咳嗽,就會影響到學習的狀況。」

常穎法師與醫護組菩薩們

從行者菩薩到菩薩行者

   成就人修行,而心中沒有「我成就人」的謙和精神,是這次自覺營外護義工菩薩的共通特質,也是菩薩行者的無我智慧。這趟生命自覺的路途,其實是很多人一起並肩而行,互相成就。「一個人,你可以走得快;與人一起走,我們可以走得遠。」記得聖嚴師父這樣說過。

  正因為常存感念之心,《聖嚴法師七十年譜》與《八十年譜》作者林其賢老師曾如此表述聖嚴師父的生命視野:「於一人見眾人」;師父在《七十年譜》的序文也寫到:「從這部《年譜》中,可以看到與我相關的許多人物,有的屬於一時間的接觸過往,有的屬於階段性的相助相勉,有的則是影響我終身的大善知識。他們,都是我生命中的恩人……。」這場自覺營的相會,眼前當下,處處是培養感恩心的因緣,處處是幫助我們學習成為「菩薩行者」的身影。即將捨戒,卻依舊可以學習佛陀與聖嚴師父教法,護念已發的善根,從行者菩薩走上菩薩行者的路向。

Language
招生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