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僧大小記者
活動名稱:第八屆講經交流活動地點:
活動地點:法鼓文理學院GC003大教室
活動日期:2016年4月16日下午兩點至五點
法鼓山僧伽大學於2016年4月16日下午兩點至五點舉辦第八屆的講經交流,僧大全體師生及法鼓山僧團法師為主的近70名聽眾共聚在「法鼓文理學院」(GC003大教室),在現代化明亮的階梯教室中分享法義。今(2016)年的講者有僧大男女眾部共五名學僧。開場時,僧大男眾部副院長常順法師指出講經交流呈現漢傳佛教兼容並蓄,平等互重特色,也是僧大的教育理念。
回歸佛陀本懷:五蘊無常,佛陀遺教
講題從原始佛教開始,男眾部禪學系二年級演一師結合《佛說五蘊皆空經》與科學實驗,直接讓眾人在視覺錯覺的影片中體驗無常、無我。《佛遺教經》全經的肅穆氣氛,則在女眾部佛學系三年級的演寶師次第分明的介紹下重現,佛陀在圓寂前仍是心繫眾生,勸勉弟子一心勤求出離;正如同聖嚴師父在遺囑中的叮嚀:「諸賢各自珍惜,我們有這番同學菩薩道的善根福德因緣,我們曾在無量諸佛座下同結善緣,並將仍在無量諸佛會中同修無上菩提,同在正法門中互為眷屬。」。
承先啟後:掌握漢傳佛教的精神
女眾部佛學系二年級的演獻行者分享聖嚴師父的一生,1969年,師父赴日留學時的發願,感動眾人:「弟子聖嚴,此番為求中國佛教文化及教育的重振,而去日本留學,去後絕不改裝,絕不放棄素食,絕不以作散工來換取生活費用。若我佛教上有前途可為,敬乞三寶加被,助弟子完成學業。倘以弟子無福無德而非其選者,則在糧盡援絕之時,使之立即返回祖國,再度入山,閉門思過,絕不因此灰心而變志還俗。」法師講評時,也肯定發表人理性、清晰的口語,讓大家再一次認識聖嚴師父。
女眾部佛學系三年級的演輪師因參加佛七而起了疑情,藉著此次講六祖壇經疑問品一決心中對淨土法門的疑惑,願讓佛法自受用,他受用,講評的法師也肯定這種有疑當決的精神。女眾部二年級禪學系學僧真光師則一一梳理「念觀音」、「求觀音」、「學觀音」、「做觀音」的次第,講述從小遇到逆境時的最佳伴侶,每當情緒起伏時,便稱誦觀音菩薩,讓心情平復下來,將觀音法門導入日常生活中,於日常生活中如何練習觀音的「慈眼視眾生」。現場的提問也補足了如何修持怨親平等,在順境,仍應憶念觀音。
僧伽大學男眾教務長常啟法師則在最後的頒獎典禮中,善巧融合頒獎法師的法名、學僧的報告主題而有「善興法義獎」、「隨順決疑獎」、「恭謙嚴謹獎」、「火燼薪傳獎」、「悅悅欲試獎」的眉批,圓滿整場共修。
獎項 頒獎老師 得獎者 講題
善興法義獎 果興法師 演一師 《佛說五蘊皆空經》──從科學實驗來觀五蘊的無常與無我
隨順決疑獎 常順法師 演輪師 《六祖壇經》疑問品之淨土決疑問
恭謙嚴謹獎 果謙法師 演寶師 修證藥帖終極版《佛遺教經》
火燼薪傳獎 果傳法師 演獻行者 聖嚴師父
悅悅欲試獎 常悅法師 真光師 觀音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