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攝影 / 演柱法師
今天早齋過後,回到男寮,生活作務期間,二年級學僧演期師走到執事辦公室,
跟我說:「法師,我在男寮佛堂旁邊撿到一隻鳥。」
我跟著他一起走到男寮中庭,看到一隻紅嘴黑鵯(ㄅㄟ) 靜靜地待在箱子裡,
除了演期師,旁邊還有幾位法師,我們一邊看著牠,一邊討論著,
當我看到牠在箱子裡的時候,對演期師說:「這才是真的居家隔離。」
演期師說:「法師幫牠皈依」
我說:「就叫牠寬期好了。」
我們一起看著牠,一邊想著如何處理這隻小鳥,
牠的雙腳都沒移動,頭也沒轉動,只有眼睛在飄移。
有一位學僧說:「放到樹林裡。」
另有一位學僧說:「想辦法送到『野鳥學會』。」
過了一會兒,六年級的演一法師與三年級的演修師,拿著料理好的食物,來到箱子邊,準備宴請這位訪客。
我們問專業的演一法師如何處理?他說:「先餵食,再送去野鳥學會」。
當上行堂演一法師與演修師,分別將食物擺放在紅嘴黑鵯的前面。
這時候,鳥兒忽然鼓動翅膀,瞬間穿過我們的圍觀,從男寮中庭草坪,沿著佛堂屋簷,翱翔而去。
這神來一筆、一飛沖天的變化,讓我們疑惑的神情與關懷的心情,剎那間化為開懷的表情與釋懷的心情:
「牠可能是動物派來的,看看人類現在的生活情況 ?」
「對啊!牠會飛回去跟牠媽媽說:人類很好笑,我沒有動,也沒有說話,他們就亂猜一通,
以為我受傷了,甚至還猜想是你不小心遺棄我,他們還擔心我會變成孤兒….」
「媽!你知道嗎? 人類真的在居家隔離耶,他們還把我放在箱子裡,準備食物給我吃….。」
早齋過後,紅嘴黑鵯來訪。
降落中庭,男寮佛堂旁邊。
學僧演期,發現牠的身影。
僧眾好奇,圍觀箱內鳥兒。
觀賞之餘,相議如何處理。
商榷之後,先護生再放生。
上行堂僧,備來可口美食。
打飯菜時,訪客振翅而飛。
空中鳥跡,來無蹤去無影。
觀景修心,不留痕不留跡。
居家隔離,隔陰影離煩心。
藉境修行,修水電做家事。
今天上午的奇遇與景象,讓我想起師父在《信心銘講錄》一書,敘述了空中鳥跡的修行態度。
世間任何事情都如空中鳥跡、鏡中影像。
小鳥從一棵樹飛到另一棵樹,在空中留下了什麼?你站在鏡前看到自己的影子,離開後鏡中又留下了什麼?心也應該如此︰不管發生了任何事,都不該在心中留下痕跡。
我們不能否認鳥兒確實飛過,鏡子確實映照過。
正因為鳥兒沒有留下痕跡,其他的鳥兒才能自由自在地飛行;
正因為你的影像沒留在鏡子裡,其他人才能在鏡中照到各自的影像。
如果鳥跡留在空中,那麼天空看起來還會像現在一樣空曠嗎?
如果人影留在鏡中,那麼鏡子還能映照嗎?
閱讀了師父的文字,我也東施效顰,執筆為文,學習嚴師的教誨,分享寬心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