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身心靈的覺醒之旅】(下)
◎女眾第九組 寬湛菩薩
■梵唄與修行——音聲中的法喜
在這次修行中,有一堂課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梵唄與修行。梵唄不僅是一種音樂,更是一種透過音聲攝心的修行法門。當引磬與鼓聲緩緩響起,悠遠的梵音穿透耳際,我的內心隨之震動,彷彿被聲音引領,進入一片寧靜而清淨的境界。
正如有一晚,大家參與了叩鐘。當鐘聲一響,低沉而深遠的音律層層回盪,每一聲都像是在心田敲下法的印記,提醒自己當下即是修行,念念回歸清淨。原來,音聲不僅能傳遞佛法,也能安住我們的身心,化作修行路上的助緣。
■三步一拜——朝山之行
清晨,濛濛細雨中,我們開始朝山,三步一拜,往山上法鼓山大殿前行。
雨水順著臉頰滑落,地面濕滑冰涼,每一步的拜下,額頭貼向濕潤的大地,也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與執著。雨聲、呼吸聲、心跳聲交織在一起,漸漸地,所有的雜念都被沖刷掉,唯有一步一拜,心無旁騖。
這一刻,我才真正體會到,所謂的放下,不是嘴上說說,而是真正地放低自己,降伏自己的傲慢,面對自己的無明。這不僅是身體的前行,更是內心的邁進。拜到最後,我已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淚水,分不清是汗水還是心中的波動。但當我緩緩站起時,內心卻前所未有的平靜。
■出坡——掃塵除垢
生命自覺營的日子裡,我們都會出坡,而我的任務是清掃街道和廁所。
當我彎下腰,一點一點地掃去滿地的落葉,腦海中突然浮現「周利槃特」的故事。他因愚鈍而被佛陀教導僅持一句:「掃塵除垢」,但他卻憑藉這簡單的偈子,最終證得阿羅漢果。
想到這裡,手中的掃把彷彿不只是清理地上的落葉,更是在清理我心中的煩惱與執著。每一次的揮掃,都像是在提醒自己:不只外境要乾淨,內心更要時時自省,掃去貪、嗔、癡的垢染,讓心回歸清淨。
最讓我感動的是,每次清洗完廁所,總有人微笑著對我說:「辛苦了」那一聲聲的感謝,讓我感受到,哪怕是最平凡的勞動,也能充滿意義。修行,從來不只是坐在禪堂裡打坐,而是在生活的每一個當下,都能用心去做。
■捨戒典禮——何時再能搭上這身衣
短短幾天,轉瞬即逝,迎來了舍戒典禮。「善哉功德衣,莊嚴身口意,有緣得受持,無量功德海。」按理來說,卸下幔衣應該是輕鬆的,但當真正脫下的那一刻,我的心卻像被抽走了一塊。看著自己的雙手解下幔衣,眼淚不受控制地落下。
原以為這只是一個儀式,卻沒想到,這一舍,竟讓自己心痛到無法言喻。我曾經想過出家,可惜如今已出嫁,現實讓我無法走上這條路。但這短短的幾天,卻讓我更清楚地感受到,清淨的法衣,是多麼難得。
戒律不是束縛,而是護持。守戒,不是為了限制自己,而是為了讓身心清淨,走得更遠。這一舍,何時才能再搭上?
■感恩之夜——那一封寫給自己的信
當筆觸落在紙上,情緒突然決堤,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掉落,地板上滿是淚水與鼻涕。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哭得這麼徹底。或許,是這些天的感動,太過深刻;或許,是心底那個一直不敢面對的願望,被徹底翻開。
寫完信後,我找帶組法師——演宥法師,開口的第一句話,我是問:「法師,我應該怎麼辦?」法師靜靜地看著我,眼神裡充滿慈悲與包容。她溫柔地開示,慢慢地撫平了我內心的起伏。她的每一句話都像甘露一般,讓我逐漸安定下來。
另一位帶組法師——常燈法師,則以實際的修行方法引導我們。他教導我們持誦準提咒十萬次,並告訴我們,準提咒有不可思議的加持力,能幫助我們滿願。法師的語氣堅定而充滿信心,像是在點燃一盞明燈,為我們指引方向。從那一天起,持誦準提咒,成了我每天的定課,也是我修行路上的一份承諾。
■圓滿此行——願心不退
這趟旅程,是一次求法的修行,是一次身心的蛻變。法鼓山的鐘聲已經遠去,但那份感動仍縈繞心間。我不知道未來是否還有機會再披幔衣,但我知道,修行不在遠方,而在當下的每一念、每一步。願此行的因緣,能成為我修行路上的燈塔,讓我在塵世中不迷失方向,願自己不忘初衷,願行願滿。也願以此行所得,回向一切眾生,願大家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清淨與覺悟之道。
隱私權聲明5
會員條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