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眾第八組 寬興菩薩
當初報名參加生命自覺營時,我的心情其實是猶豫不決的。因為需要用掉所有的特休,我一度掙扎苦惱,一方面想參加有意義的營隊,另一方面又捨不得假期就這樣用完。思來想去,我還是報名了,心想就看老天爺的安排吧。沒想到,我居然被錄取了!
於是,我帶著既開心又不捨的心情來到了法鼓山。
來到這裡,我發現有許多參與者是專程從國外飛來參加的,這讓我非常驚訝。原來有這麼多人願意花這麼多時間和心力,只為參加這個活動。這也讓我意識到,生命自覺營是許多人共同投 入心血、義工們無私奉獻的成果。相比之下,我覺得自己很慚愧,因為我起初並不懂得感恩,甚至對一些安排感到不耐煩。
剛開始,我非常不喜歡排班的位置,心裡一直想著:「為什麼我在這麼後面?為什麼不能坐前面?」這種想法讓我起了很多煩惱。後來,通過體驗法師教的立禪,以及聖嚴師父開示的「隨順因緣」,幾天的練習後我慢慢學會安住自己的心,練習在任何情況下保持穩定。突然間,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自在,煩惱也隨之消失了。
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出坡 時,我問寬信法師:「在法鼓山打掃才有福嗎?」法師回答:「從自己的環境周圍開始,撿地上的垃圾、換廁所衛生紙捲、整理環境等,隨時護念他人,都是在種福田。不是只有在法鼓山做才是種福田,而是到處都是道場,到處都可以種福田,不分場合。」 這段開示讓我深受啟發,也改變了我的行為。
以前看到別人亂丟垃圾在地上,我總是視而不見,但現在我會彎下腰去撿起來丟掉。這種心態的轉變讓我整個人輕鬆許多,也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修行不僅僅是在寺院或 特定場合,而是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這次的生命自覺營讓我收穫滿滿。聖嚴師父曾說:「慚愧自己得到的太多,付出的太少;回饋的太少,而接受的利益太多。」這句話讓我深刻反思自己的煩惱根源 ——不知足。我一直想要享受,卻忽略了這背後是多少人的付出,才成就了這麼殊勝的因緣。我應該更加珍惜這樣的機會,並學會感恩與回饋。
在生命自覺營的感恩之夜, 聽到聖嚴法師的最後一句 話:「佛法在我這一代沒有斷,因為我還有你們。」我當下非常感動,眼淚直流。 這讓我深刻體會到,皈依成為佛弟子、與法鼓山結緣是多麼重要。也讓我發願「願在未來的輪迴路上,生生世世修學佛法,永不退轉。」
雖然我去年11月就接觸了法鼓山,但直到參加完生命自覺營,我才真正開始了解聖嚴師父和法鼓山的精神。我的皈依法名是「寬興」,這個名字就像在提醒我:修行中既要寬容待人,也要精進不懈;要以寬厚慈悲的心,興起菩提願行。這正是我未來的目標,我會以此為方向,努力前行。
至今,我仍時常想念法鼓山 的風景和美食。山上的飯菜 實在太好吃了,回到山下都沒什麼食慾了。最後,感恩三寶,感恩法鼓山,感恩聖嚴師父,也感恩所有護持的法師和義工菩薩,讓我有機會參加這麼殊勝的活動。我想明年報名義工,希望也能有機會護持大家,回饋這份溫暖與感動。
隱私權聲明5
會員條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