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
2018.04.15-第十屆講經交流,學僧們一起互相學習的好機會

  法鼓山僧伽大學是培養漢傳佛教宗教師的搖籃,從進入僧大的那一刻開始,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一不是修行,無一不是為成為宗教師做準備,而弘講練習也是必修之一。僧大講經交流活動,從2009年第一屆開始,至今已邁入第十屆。

  今年共有15位(近半數)的學僧報名參加,自4/14下午開始為期兩天,以中英文分享《金剛經》、《阿彌陀經》、《八大人覺經》、《地藏經》、《普門品》、禪宗、法鼓山的理念、高僧行誼等,並結合現代的電腦媒體,依個人的特質做多元的呈現。現場共同參與的除了僧團法師、法鼓文理學院學生、法師俗家眷屬之外,4/15是自覺營近十年的返校日,所以還有自覺營的學員一同交流學習。

  副院長 常順法師開場時,以「某次看到螳螂在牆上爬行的感想」,和現場大眾分享。法師表示,螳螂直立往上爬行,每一步都要很努力地抓住牆面,因為速度很慢,不特別注意無法發覺牠的移動。僧大學僧的學習過程也是如此,雖然每天要早起,功課那麼緊湊,要學習的東西很多,還是緊緊地跟隨僧團大眾、隨眾作息。在講經交流上,每一位同學都可能在同樣的經典投入,但所呈現的一定具有當下每位同學所具備的資糧,所以絕對不會是一樣的。

  佛法貴在實用,講經重在交流。此次分享的15位學僧,儘管分享的主題不同,但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從佛法的體驗為出發點。這些體驗可能是自己的成長過程,或是身邊人的經驗引發,而最深刻的覺知是在僧團生活中,透過彼此的切磋砥礪獲得更多內心的省悟。每一場分享,無所謂的好或壞,都是互相學習成長的資糧。

  今年有八位講評人:果興法師、常順法師、常楨法師、常炬法師、果禪法師、常格法師、常培法師、方怡蓉老師。針對每位學僧的呈現,好的部分給予讚歎,可以進步的地方也詳細的點出。從所有講評人的回應過程,可以深刻感受到他們的慈悲,與當天分享者的表現相比,他們更在乎的是學僧們如何從中獲得法益。

講評人回應重點整理如下:

  如何貢獻我們漢傳佛教,讓現代世界的全球人類願意接受這麼有用的佛法,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應是師父對我們的期許。講經的目的在能感動人,引發其對學佛的好樂心,這不在講者讀了多少經藏,而在他用多少生命去取證。如實的做好出家人,在生活中處處以身作則,將是最有影響力的弘法。

2018.04.14 編輯台-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