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的智慧〉讀後心得
佛二◎演輪
「拿蟻群來說,一個蟻群成功的關鍵之一就是沒有誰是老大。沒有螞蟻將軍在指揮螞蟻戰士,沒有螞蟻經理在命令螞蟻員工;蟻后只負責產卵,並不擔任領導角色。就算是一個有50萬隻螞蟻的群集,在沒有任何管理(至少沒有我們認得出的管理模式)的情況下仍能運作得很好。蟻群仰賴的是螞蟻個體間數不清的互動,每一隻都依照簡單的法則行事。」
這讓我馬上想起師父常常提的例子:佛陀在僧中,但佛陀總說他在眾中,他不領眾。雖然如此,但是人類是比螞蟻還複雜上好幾萬倍的生物,如果除了組織紀律外,還是要有執法的人,那麼我們難道反而比螞蟻還不如嗎?
我再從執法的角度去思考,其實不論是誰,他今天在這個執事上,他就只是代替這個執事的功能來照顧整的團體。螞蟻是沒有自我的,蟻群的效率之所以比單一螞蟻還要高出好幾倍,就是因為它們在立場轉換上並沒有消融自我的問題。今天蟻巢被風吹壞了需要多一些修繕蟻,那就挪動一部分蟻群來補位;一隻螞蟻如果是去外面覓食的,那它的氣味會跟蟻窩中的不同,但只要改變了氣味,它基本就改變了性質。可是螞蟻並不比人類來得靈覺,因為他們不能夠觀照到全體,沒有一隻螞蟻是了解整個的蟻群的,每一隻螞蟻都是為了群體而活。但這樣的群體智慧仍然是相當有學習價值的,因為它的純粹化一,可以使數個複雜精密的心靈達成「共識」,再經過物競天擇的原始進化過程,人類的文明就存留下來了,往後數以百代的子孫就是沿襲著祖先的智慧,不斷的進化。當人類歷經殘暴野蠻的淘汰而漸漸走向較文明的生活,就表示心靈要進入一個層次提昇的階段了,也就是人的品質問題。如果當群體能夠順利通過一個層次的提昇,那麼我們人類的共業就會得到更適合生存的環境(淨土),而要讓群體能夠提昇的方法就是不斷的教育、不斷的淨化。所以我們的理念:(先要)提昇人(們)的品質,(乃能)建立人間淨土,真的是相當具有建設性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