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
【2024】在悲欣交織裡收到的豐盛厚愛(上)

 

◎文/女眾第二組.寬運菩薩

◆與佛法及法鼓山的因緣
初始接觸法鼓山就是到總本山和農禪寺當遊客,對其寧靜致遠、安心幸福的氣氛很是心之嚮往,期望自己也能俱足這樣的能力,直到被咖啡廳老闆娘推薦參加「初級禪訓班」才真正開始在法鼓山的學習,再進而加入佛學班認識法青,也因此得以認識到生命自覺營,與佛法和法鼓山的因緣也歷經了十餘年才能真正開啟,體會到了佛法難聞今已聞。

在這次營隊生活中,屢屢被偈子給深深地觸動內心深處,數度雙眼紅潤,從受戒演禮時會不由自主地升起小心翼翼的敬重之心,也莫名有了歸屬和安定感,當正式受戒唱誦到〈搭衣偈〉「善哉解脫服,無上功德衣,我今頂戴受,世世不捨離」搭配旋律時,更是情不自禁熱淚盈眶;晚課中〈普賢警眾偈〉的提醒,則讓我感到這期生命的短暫且越來越消逝殆盡,應當好好把握珍惜並做有意義的事;聖嚴師父版本的叩鐘偈從一開始的「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增。…」、「上徹天堂下通冥界….」深入淺出激起無處不在的共鳴,在每次鐘聲敲響的那一剎那像是敲響心中對該句意涵的震動。

曾經,過往的我會試著透過書寫,或情緒宣洩來讓自己好過,但在每次嘗試後或許有片刻的暢快,但更多的不是深陷情緒中難以自拔,就是有可能傷及週遭又懊悔不已,不僅沒有真的讓自己好過,還製造新的麻煩。然而透過將自己投身於像早晚課等經文、共修的集體活動當中,體會到能將原本膨脹的自我縮小消融,反倒讓我拾回平安與自在,這讓我親身見證到佛法超越凡夫的智慧與奧妙。

◆從僧侶運用時間中,體會平衡與智慧
僧大非常用心的規劃課程和照顧每個環節,參與的過程中感到相當有魔力,步調緊湊且時時都可覺照精進,絲毫不放逸,整天下來讓身體感到有些勞累卻又不至於過勞,一躺便易入睡,但在睡眠中又保持了敏銳感,很會拿捏鬆緊的平衡,精實的行程中卻是不急不徐地從容進行,很調伏我又趕又急的性格及行為。

記得常法法師分享僧人的時間觀不太一樣,一日活出三天的效益,極其把握每分每秒。平日愛打扮穿搭又耗時整理頭髮的我,在營隊生活中很能夠感到省下很多時間甚至腦力。回顧過程皆是在精進與付出的同時不忘照顧身心健康,在忙裡享受其中的滋味或情致,分分秒秒的把時間運用在重要和有意義的事上,也讓我體會到真正的效率是老實地活好每個當下。

慣性的我常執著於過去,擔憂著未來,卻很容易忘了自己身在何處,透過這次機會暫時放下很多紛紛攘攘的誘惑與干擾,體解到的三事是:感恩效法祖師及歷代聖賢的教誨,並用慈悲智慧的心懷發起幸福人間的願心,回到當下穩健踏實地珍惜把握。

◆回歸本來面目,與善友共創難忘經驗
平日在職場上的與人交流,彼此間的互動常會因不同立場存有各自目標與利益考量,難以完全敞開心房的說話,也或者想與生活親近的人交流內心深處,就會被以貼上敏感、怪咖等異常的標籤看待,又或是被忽略的閃避議題,又或者對一起探討生命叩問感到愛莫能助,透過這個營隊集結了對生命有熱愛、對生命實相想進一步了解的夥伴一起學習、一起生活,在短暫地卸下角色身分後,所到之處遇到的每一位菩薩,我能輕鬆地以最純摯的方式互動,常常感到自在、溫暖甚至有很多可以反思品味和體會的機會,在這回歸本來面目的人間淨土裡的相處,充滿著好多heart to heart。

身為一名女眾,我沒有當兵的同袍經驗,但很榮幸我有一起緊密生活共度8天7夜的僧團出家經驗,當生活方方面面都回歸純樸簡單時,很容易看見自己內心狀態,某日用齋後並不餓,但休息的空檔就是嚷嚷著飢餓病很重,在同學菩薩陪伴下一起到了齋堂取2片蘇打餅享用,那時感到莫大的幸福,後來想想,原來我倚賴著點心給自己慰藉的習氣顯露出來了!

用齋後接盥洗時間是我最緊張時間不夠用的時刻,我們還討論了盥洗策略,最後我還真的成功的只用了10分鐘盥洗完畢。寢室長總是耐心又主動默默的站在門口當我們的燈塔,我們就知道要靠岸排隊一起前去課堂;也因為報到時只試穿一套中掛,另一套沒試穿到的非常寬鬆,導致在做莊嚴的早課時,身為排尾的我要將儀軌繳回時,頓時整件中掛掉褲下來而不自知,在起身剎那雙腳完全被絆住無法動彈,我整個像莫名的在耍寶,而同學也笑到顫抖,過程有辛苦卻也樂趣無窮,苦與樂本為一體,我很慶幸有機會去品嚐箇中滋味,這點點滴滴會是此生難以忘懷的經驗。

◆最前線貼近活生生的殊勝度人師
第一天抵達北車集合時,便覺得這次活動很不同,是由法師親自下山辦理報到與迎接,抵達總本山後飄著零星細雨,法師們撐起雨傘來接我們下車,並說聲:歡迎回家!聽到真是暖在心頭,感受到佛正敞開雙臂的歡迎我們回歸如來家。

前面二天都在為適應生活與準備受戒而跟著帶組法師練習穿摺海青與衣,當我跟著一步步完成時,成品真是散亂不堪,不假思索的用嫌棄態度說了:「我摺的好醜喔!」法師卻很慈悲的快速回應:「第一次做這樣已經很好了,而且我們還提前先學。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會產生一種現象,那叫做挫折,這很正常,也沒有關係,我們知道了就繼續,熟能生巧。」聽到後,感到被懂、被安慰也如釋重負。法師還與我們分享,每當離開床鋪時可以順道用雙手撫平床墊上的皺痕,並說:「常常撫平就會順了」,這段話讓我也很有感觸,好比我們常常撫順尖銳的性格,日子久了也將會變成柔順。透過法師的指引,我看見了我的陋習:有覺知光明去照見水面了,卻常處於看到水裡的藏汙納垢而不清除打掃是一種懶惰。法師則分享:當我們缺乏力量的時候,就拜懺
吧!當下我並未能完全明白,現在則漸漸地有點理解到是為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慚愧而去懺悔,因此而能發願與付出實踐並祝福回向。

準備離營拖著行李在4樓電梯前等候時,因為樓下疏運擁擠中,法師特意來到我身邊跟我說:「我們一起提行李下樓吧!」,我跟法師說:「沒關係,我在這裡等電梯。」法師再次:「一起提吧!等不到電梯的。」我仍不願認清事實:「法師,不!不!這裡頭裝了好多本結緣書,好重啊,我不想提!我慢慢等電梯沒關係。」比起粗壯的我,瘦小許多的法師立即二話不說一人抬起我那沈甸甸的行李往樓下走去!此時後知後覺的我,終於因為法師的舉動讓我深感自己對愚昧的執著,真是慚愧不已!

法師的一言一行,是身為在家眾的我很佩服且好奇關注的一環。當時間不寬裕時,法師也不會出現像奔跑等的急促模樣,仍然神態自若的盡力做到,更不會出現像我有時會借牆柱倚靠的偷懶姿態。每當用齋食時,雖然會聽從指引跟著進行,但有時沒把握自己做對幾分,我就會觀察坐在眼前的總護法師或身邊的法師怎麼坐,怎麼顧衣,怎麼舉筷,怎麼就口,怎麼咀嚼,怎麼拭嘴,還從此照映出自己喜歡的食物想再吃的貪念、不喜歡吃的有瞋念,急性子的囫圇吞棗而不知其味是癡。每當入夜的最後一次打板聲響後,便是我們舒適好眠的香甜時光,但此時法師們仍在為營隊繼續開會討論付出著,隔日臉上不僅沒有絲毫不悅,看到的更是忙得快樂、累得歡喜。還有諸多難以細數的細行,法師們就在我們的面前,近距離的示現佛法,我深深地被威儀折服感動,被智慧醍醐灌頂,被慈悲溫暖心田,對這份殊勝因緣,除了感恩再感恩,實在難以言喻。(未完待續)

Language
招生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