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
【2024】自覺願心

 

◎文/女眾第十組.演潔菩薩

當我知道法鼓山有「生命自覺營」體驗出家生活活動時,就很期待可以參加,等待了一年,終於如願。前兩天是帶著緊張和認真的心情演練求戒儀式,在完成受戒後,心裡的感受其實是有點不太踏實的,我感覺到自己還沒有很誠心地在體驗出家生活,心好像還有一點掛在平日的生活。為此,對這樣的狀態感到有點困惑、失望。

不知不覺中慢慢地展開了這一段自覺旅程。首先察覺到的是,從營隊的隨眾作息中,在有限的時間內,必須和同寮室友們輪流使用公共空間,我還是會想做一些自己平常的例行之事;一方面覺察到我的自我中心,一方面也發現在這之中,什麼事是為了照顧好自己而該做的事,什麼事是自己的執著讓自己感到很累、很緊張的事,在這之間的取捨還不太清楚,不過,我想就是不斷地從練習覺察開始,就先接受自己這樣的狀態吧。

受戒後的第一天,學習出家人的生活,從整理好周遭的環境、自己的衣櫃開始,照著法師所教學的摺衣和收納技巧,將自己的衣櫃整理好之後沒兩天,就發現自己的衣櫃很難維持,又回到凌亂,這時候發現自己的習性難改,因而感到沮喪。

印象深刻的是果毅法師的課。法師在課程最後分享了一張照片,一棟建築的外牆爬滿很漂亮的綠色植物,有天,某人在根部一處將其剪斷,漸漸地整棟樓外牆的綠色植物就枯萎了。引導出來的想法是:解決問題要從根本下手,擒賊先擒王,若是只修剪外圍長出來的綠色樹葉,沒有不好,只是希望人生不要虛晃一遭,最終的問題還是要自己解決。這段話解答了我的心浮浮的困惑。我的理解是不論出家與否,最終還是要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必須從調整自己身心行為下手。我感到自己的心稍微靜下來了。

過堂用齋的體驗過程中,也發現到自己的念頭很多;例如發現自己執著想喝湯的心,可是又要盡力練習眼睛不提前往左右看,等行堂菩薩來到我面前時才看是什麼菜,然後決定要不要把碗推出去。結果打湯菩薩來的時候,來不及把碗推出去,就要學習:湯過了就過了,放下想喝湯的心。另外也學習我在等湯,結果熱水先來,那就接受吧!就用熱水結束這一餐。也練習聽聲音,不去解讀那是甚麼聲音;例如我聽到了「堅果要來了」的聲音,卻要練習著告訴自己,不去解讀那是堅果的聲音,或是聽到就好,要就讓那聲音過去,我覺得有點難,但是至少覺察到自己的念頭了。

某天晚上去大殿聽〈叩鐘偈〉,每跪下去一次要發願,我發現自己很難誠心地發願,「既然如此,我懺悔好了」。所以我每跪下一次就懺悔一次,漸漸地感到心安定了。

心安定下來後,就看到自己更多念頭:例如在和大家一起相處的日子,我發現我一直想逃,帶組法師們來寮房關懷我們,坐著跟大家聊天,我就會抓起臉盆去盥洗,但我進到浴室盥洗時,發現我還是要面對自己的念頭。那一刻我明白了,原來我一直在逃,最後我發現我哪裡也逃不了,只能乖乖的面對。

最後一晚「感恩之夜」的回顧影片裡,有寫到師父說的一句話:「我好不容易把你們找回來了,你們現在又要離開了,不知道又要在外面流浪多久。」這句話我覺得很感人,我覺得我像是一個在外面流浪很久的逆子,終於發現自己該回家了。

最後,在這幾天的過程中,跟法師們相處的很多細微處,都體會到護念他人、成就他人的身教;那也是常提法師課程中,向我們提問的三個問題中的一題答案——「下山後,希望生活改變些什麼?」我寫下:希望能記得提起護念他人的心,在許多細微之處能夠學習覺察。

感恩有機會參加這次的生命自覺營,感恩所有成就活動的法師、義工們。

Language
招生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