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
【2024】因緣俱足,自覺啟動

 

◎文/男眾第五組. 演法菩薩

我會參加生命自覺營的理由,是約莫十年前參加了卓越青年禪學營(有關體驗禪修的活動),是一個七天的活動,經過七天的禪修體驗,第一次感受到了什麼是沒有煩惱,那個感覺很特別,禪修營在討論這個感覺時,旁邊的同學跟我說,如果你想要更有感覺,可以參加生命自覺營,人一生一定要體驗出家一次,那時我回答他好的,我會去參加。

一晃眼十年,這十年間記得有關於佛教的內容剩下了修行(修正自己的行為)跟打禪(冥想沉澱自己的內心),但也漸漸覺察到自己的內在,剛好這次有個空檔,也很辛運地報名成功生命自覺營的活動(後來才知道這活動一生只能報一次,而且很多人沒有入選)。

自覺營的體驗部分,我覺得可以分幾部分來說:
一、 上課
八天的活動中,大概有1/4是佛學講座,請來了很多法師來授課,老實說這對我幫助很大;因為過往幾乎沒有去研讀過佛教經書,也沒有去研究過佛教的相關內容,跟其他同學比起來,真的是一張白紙、一個空杯,也非常幸運課程解開了我大部分的疑惑:
 空性:最原本的我
 身口意:行為、說的話、意圖&想法
 貪嗔痴:慾望,憤怒,迷惑
 戒定慧:規範,禪定,得智慧
以前在修行只秉持著修正自己的行為,讓事情可以更圓滿,這次上完課發現可以從一些層面下手,讓自己未來的修行更加有個方向感。

二、受戒、出家
這是這次活動過程中,可以說是影響較大的一部分。以前我總想著,宗教的感召部分(我是不太認同)。這次鐵齒的自己乖乖服軟了。這部分不解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歸屬。

二、 活動的體驗
梵唄、早課晚課、過堂,體驗了一連串的出家生活;第一次念經,第一次當行堂人員,誦著吃飯前的〈二時臨齋儀〉,拜懺,出家的生活雖簡單,卻很豐富充實。

三、 與小組成員和法師的互動
因為組員都是有自己在研讀佛法的青年,所以聽他們詢問法師有關佛法或是人生問題時,真的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有時候從別人的覺察角度去看事情收穫更多,而且我自己在問法師問題時,也感受到法師的智慧,法師也給了很棒的方向跟解答。例如
為什麼要發願?因為願會引導我們修行的方向。
放鬆的重要性?學習消融自我,學會放鬆。

Language
招生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