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眾第八組 寬亷菩薩
2025年的生命自覺營,我應該是比較特殊的一位學員吧。在第一天的「雲來集」經由常培法師提醒,才發現我來到僧大教授女眾法師運動體適能,居然已經來到了第四年。法喜充滿的日子,是不是就比較感受不到時間的流動呢?在感恩之夜上的書信我對自己說,這場美好殊勝的生命自覺營,我來的太晚了!但因緣卻又如此正好,上學期三、四年級的法師們,慈悲接住了我在皈依上的煩惱,而最後我在她們作為內外護法師的生命自覺營上圓滿皈依。
出家,在過去我只覺得是一種佛教生活的選擇。而在我卸衣捨戒時,從內心深處的悲傷痛哭時才真正了解,出離生死煩惱的家與出三界牢獄的家,是需要有多麼豐盛的福報與智慧,才能擁有這麼殊勝的因緣為三寶奉獻、為眾生奉獻。
對我來說佛法是很陌生的,也許我這一生沒有出家的因緣,但在這八天七夜中學習到的善知識,能讓我受用一輩子。對我來說學佛行儀不單單只是學習禮佛的禮節,更是在三寶前放下所有的自己,沉澱下所有的貪瞋癡慢疑,面對伏於佛足自己的渺小。原本以為守戒是諸多限制,但原來戒是我們身口意的學習,是少慾知足與禪定智慧的精神。在外還需要處理世間事與應酬的我,原本很猶豫皈依後要持守五戒,但常培法師分享:「有戒可犯是菩薩,無戒可犯是外道。」才突然理解了法源法師說過,戒是保護我們修行的鎧甲,所以下山後馬上訂閱了法師的YouTube與podcast。
這幾天報名了自覺營返校日與自覺工作坊,深入經藏真的不是聽一次就會了解的。曾經跟朋友討論了好久,無法理解五蘊皆空不就是什麼都不要有了,但人怎麼可能一點感覺都沒有,打你一巴掌總是會痛吧。但好喜歡果毅法師分享的,那個空就像個走道,它上面要空曠不該被放東西,把上面的東西移走就是空,就是修行。
「律制生活」對我來說是非常大的提醒,我知道自己的散亂,所以在家中買了超過100支衣架將我全部的衣服掛起就不用摺了。經過法師的講授與演練才發現,修行不是只有吃素念經,生活的點滴都是修行。在法師將我蒸氣眼罩的包裝折成小小的三角形,說這是他們丟垃圾前的舉動,法師用身體力行教導我,什麼是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那晚我默默收起了那個應該成為隨手一丟的垃圾,將那小小的三角形留起來提醒著自己。
「高僧行誼」課程結束後有同學問我:你聽的懂嗎?我笑說:不太懂,但我看到了高僧本人!在僧大授課前,有時間我總站在四樓〈院訓〉前看著,在連戒定慧都看不懂的當下,我好難理解,就吃齋念佛的修行要怎麼學習熱心大眾事。惠敏法師分享著用現代數位科技整理的高僧傳內容;每天自己的定課與撰寫的文章;關心超高齡化社會帶來的壓力與衝擊。我在〈院訓〉裡看到福智雙運之美德,及弘法利生之願力,還有高僧傳中譯經、義解、習禪、明律、經師等等,不就是惠敏法師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樣子嗎?
我一直覺得我是一個很奇怪的人,總希望我很有能力,但這些能力我希望為他人做事,熱心和雞婆總離不開別人口中對我的評價。直到那天好像才感受到,原來這就是發菩提心,利益眾生的感覺,原來我也有一點點佛性。我沒有緣分可以親眼見過師父,在「創辦人的悲願」聽到法師的分享,師父是那樣可愛讓我們可以沒有距離親近佛法;如此大愛眾生願意乘願再來廣度眾生;口才無礙將佛法深入淺出讓我們理解。
在「營主任時間」果醒法師分享了一段舊事,在法師進入僧團時,女眾老菩薩藉由做義工的機會來看看法師過的如何。這次女眾主要的內外護法師,都是我們體適能班上的同學,我那幾天的心情跟果醒法師的女眾老菩薩一樣,藉由體驗出家的機會,好好觀察法師們的生活。看到了出家修行的艱苦,卻還是時時慈悲的笑臉盈盈;看到了深入經藏不易理解的佛法,不懈講授的諄諄教誨;看到了每次迴向給眾生的大願。我也發願讓我可以設計更好的課程,讓法師們有康健的身體可以利益眾生。
這八天七夜中感動的文字已洋洋灑灑,卻好似道不盡我心中體會的十分之一。如聖嚴師父說的,好不容易找回了我們,現在我們又要回去流浪了。時至自覺營已過兩週的現在,每每想起這句話,眼中依然泛淚。
隱私權聲明5
會員條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