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
2022.3.23 樸耘生態教育園區參訪紀實

◎文/智現   圖 / 演呈 • 呂慧嬪

♦ 課程緣起

僧大四年級宗教師教育課程由常法法師和常啟法師一同規劃。學期開始,常啟法師跟大家分享:「宗教師的終極關懷,是學僧需要具備與學習的」。因此,上學期我們到文理學院上了辜老師的生死學課程,最後三堂課則是由果肇法師來跟大家分享師父最後的身教以及僧團法師為師父籌備的圓三圓滿專案。

下學期課程,常法法師希望同學們在領執前能夠多體會人間的貧、病、老、死、和認識現代環境的議題與危機。因此設計了多元化的校外課程體驗,讓即將畢業領執的我們在未來的執事上能夠銜接得上,才不會變成不食人間煙火、不了解世間苦難的法師們。往後與信眾互動時,才能夠更貼近他們的心,也能夠契機契理的跟大眾分享佛法。在課程的設計上,我們首先到了黃福君菩薩位於南投中寮的「樸耘生態教育園區」。接下來的日子,也會到從事慈善救濟的「仁濟院」見習。

這學期班上有許多法師去受三壇大戒,因此無法跟著大家到「樸耘生態教育園區」體驗。因此,想透過文字來跟其他法師分享我們在樸耘的體驗與學習。

首先,我們七人開著男寮的得利卡貨車,舟車勞頓的抵達南投中寮「樸耘生態教育園區」。

迎接我們的是笑容滿面又親切的福君菩薩一家人。活動由相見歡開始,接著福君菩薩為大家介紹了樸耘的環境及生活習慣。那邊的環境讓人有種親切又安定的感覺、環境空氣都非常的好、還有看起來很可怕但是又滿可愛的小狗。

本來以為在樸耘的生活,會非常簡陋及原始,抵達以後才發現一切都比想像中來得好。唯一較不適應的是,上廁所不用衛生紙這件事情,其它的都還滿好適應的。福君菩薩分享到,「在電器還沒發明以前,人不就都活得好好的嗎?」,因此他們一家正過著不使用冰箱、不用衛生紙、劈柴燒飯、自給自主的日子、藉由減碳生活、恢復土地的生態來使地球的負擔變得少一些。

菩薩一家人的精神打破我原有的框架,世界上竟然有人正默默的為地球這片土地注入了一些善的因緣。這是讓我非常敬佩的事情。

安單好後,大家在福君菩薩的房子外享用午齋。午齋食材都是菩薩一家人使用自然農法栽種的,豆腐也都是福君菩薩的自製的。自己種植的稻米,煮成米飯飯香撲鼻、每一口蔬菜咬下去都紮實飽滿,吃完一頓飯瞬間覺得能量滿滿,精神也很好。

遠道而來支援活動的義工菩薩分享到,吃到一顆猶如手掌心大小、沒有被蟲吃掉、種植長達半年以上才能收割的高麗菜,真的要非常感恩。慧嬪菩薩這句話,讓我瞬間親身體驗到小時後在課本上讀到唐朝詩人李紳寫的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小時候的知識都是從課本上吸收來的,如今能夠親自體驗到,感覺特別珍貴。

午齋後,我們開始體驗劈柴、起火、燒柴、做飯的行程。相信從小在都市長大的我們應該都是第一次體驗這樣的生活吧!剛開始大家顯得有些不適應,漸漸同學們劈柴開始越來越得心應手。大家開始發揮所長,為我們的藥石準備,盡上一份綿力。

得知福君菩薩一家每天都過這樣的生活,有位法師不僅讚歎的分享到:「煮一餐感覺還滿有趣的,如果每天都劈柴燒飯,應該會受不了」。當下菩薩回應到:「我們的生活跟法師不一樣,沒有在講經說法,就只在做這些日常事」。這不禁讓我想到,祖師大德不也就是如此嗎?六祖慧能在出家修行以前,也都是以劈柴維生的。以前禪修者的生活也都是自給自足,運水搬柴的。就像龐蘊居士所說的「神通并妙用,運水及搬柴。」,我想這便是禪宗常常提到的,行住坐臥皆是禪吧!

藥石時間,大家劈開竹子,開心的享用了我們辛苦製作的竹筒飯。為何說辛苦呢?因為要做這餐飯,還真的不容易。
接下來大家圍坐在園區的「寮仔」分享彼此的心得。「寮仔」是福君菩薩一手建設的,裡面的佛龕、窗戶、地板、也都是手工製作的喔!在這裡,前來支援的義工菩薩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在生活當中減少使用塑膠袋、環保救地球、和影響家人的生命故事。

晚上的夜觀和生態介紹,由福君菩薩的兩位小菩薩帶領我們認識園區的蛙類、生態和星空。另外,我們也體驗到夜間在雨中躺在大地觀星的行程。很可惜的是當天因為下雨,所以沒有星星,但我們卻在沒有光害的環境底下,看見了一道橘色的夜空。這也是意想不到的收穫!
本來以為行程就此結束,可以回去睡覺了,但「不」!我們接著被安排蒙上眼睛,赤腳排成一列,搭著前面人的肩膀,在園區開始夜遊起來。一路上不斷被石子刺到腳的感覺拉走、雙腳不斷感受到路上的坡度、濕度、泥巴、石頭、稻草等等。
讓人興奮的是,隊伍突然被帶到水田裡,此時大家不禁發出各種不同的笑聲、驚恐、不安、興奮的聲音。過程中,我試著練習著放下自己身體的執著、練習照顧前面和後面的法師同學、練習放下心中諸多的擔心和害怕,不斷用禪修的方法告訴自己回到當下,專注在每一個當下的腳步。
走完這段路以後瞬間覺得鬆一口氣,突然發現許多事情、情緒都是我們附加上去的。假設今天我沒有蒙上眼睛,看見眼前的路,我還走得下去嗎?發現唯有用「心」去體會,去感受,我們走的路,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變得比較踏實和自在。

♦ 第二天行程

在這裡有種很熟悉、很樸實、很自在,像是回到家裡的感覺。做完早課,用過早齋以後,福君菩薩帶我們參訪他人使用溫室效應耕種的地方,並為我們解說溫室效應耕種和自然農法耕種的差別。菩薩的解說讓我開拓視野,增長了不少知識。發現偶爾出去走一圈,要比坐在電腦前,閱讀文章、看紀錄片來得好。

來到園區以後,每人開始分配到兩顆小樹苗。我們今天要做的就是「種樹」。我因為腳有舊傷,爬不上陡斜的山坡,只好在下面幫大家拍照做記錄。另外,爬不上山坡我和法師們,回到廚房幫大家生火做飯,等大家種樹回來就可以享用午齋。
這兩天下來,有非常多的大堂討論及分享。每一位菩薩的生命故事,都深深的感動了我。像是福君菩薩一生的努力、福君菩薩的同修突破及成就家人的願心、小菩薩的成熟及願力、義工菩薩生命的轉變、踏實實踐環保的毅力、翻轉自我的力道等等,他們都在用自己的生命為我們說法,讓我們上了一堂寶貴的課。另外,我也在這些分享當中突破了自己的舒適圈、突破了自己不擅長分享的特質。秉持著體驗多少分享多少的心態,坦然的面對自己和眾人。此時,我體驗到人與人之間,很樸實很自然的一種互動。
這兩天的生活,讓我體驗到我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一切都得來不易,都不是理所當然的。這是大家辛苦耕種、菩薩們省吃儉用來供養我們的。因此深刻體會到,經典中提到的「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帶角還。」我發願要好好精進用功修行、不放逸懈怠、做每一件事情都為一切眾生發願迴向、成就一切菩提。
感恩一切的因緣的成就,讓我們得以體驗不同的生活。站在實踐者的肩膀看世界,開拓自己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