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385951002574937/
文/ 僧伽大學 小記者 (2018/1/30)
「出家生活的完成,是透過受戒,得到出家身分。要清楚戒條的內容,清楚戒師在講什麼,才能夠真正得到戒體。」女眾的說戒法師常鐘法師,向女眾學員們如是說。
受戒,還需先學戒。正授典禮當天(1/29)上午的課程,是「說戒(二)戒相」,大眾分為男女二部,各在禪堂與禪堂齋堂上課。常鐘法師引用聖嚴師父在美濃閉關時書寫的《戒律學綱要》,當中一段話:「佛教的根本精神,即戒律的尊嚴,在於佛子們對於戒律的尊重與遵守;所以,凡為佛子,一進佛門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受戒。」事實上,能夠得受佛戒,前提是以人身受戒(戒律規定「非人」不得受戒)。說戒課的前言,常鐘法師引導大眾思惟:世間有萬萬種的眾生相,今生,我們能得人身,並具足善根福德因緣,得受佛制戒律,確實非常難能可貴。
課程近圓滿之際,時間所剩無幾,總護法師拿起麥克風:「有沒有一定要問的問題?」一位女眾學員舉手,語調聽來有些忐忑,卻相當誠實道出自己的心境:「對於佛陀說的輪迴說,我並不相信。不能完全相信佛陀的話,又即將受戒,我總感覺過意不去……。」常鐘法師的回應,體現了佛法的涵容性,及學佛的原則:「學習佛法,是讓我們的心能夠自由。不用全盤相信佛說的,暫時不了解,就先放著。學佛,不需要學成鑽牛角尖。學佛,是為了要解決身心的苦,讓心得到平靜與穩定。如果有如此體會,對我們而言,佛法就是有用的。對於戒條有些保留,是沒有問題的。若未來有因緣,多些體會、多些理解,再接受佛法和戒條,也可以。」
無論對於佛法和戒律的體會如何,從行者八戒的戒相來看,法師引導學員理解:每一條戒的根本精神,其實都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因為人間的苦樂參半,是最容易起修行道心的所在,這也是清末民初的宗教家太虛大師提倡「人成及佛成」的基礎。人成,始於善盡責任;佛制戒律,則是我們善盡生命責任的依止處。因此,農曆十五(1/31),自覺營全體僧眾與學員將共同讀誦的《佛遺教經》,便載錄佛陀於捨報前的說法:「因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令毀缺,若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
說戒課結束,距離正授典禮,還有一下午的時間。除了緊鑼密鼓的小組演練(穿袍搭衣與威儀),另一張出家生活的學習單,是過堂,這是出家人的五堂功課之一。今天(1/29)的午齋,開始第一次過堂。用齋前,雲魚板聲交互落下。板聲止,維那壓一聲磬,接著舉腔「供養~~」,大眾接腔,一堂人共同唱誦慢板的〈二時臨齋儀〉,普同供養、感恩三寶。過堂,是特別的佛門用餐方式:行堂添什麼飯菜,大眾就吃什麼,沒有撿擇,以此淡化口腹的分別心。
出家人的飲食,來自十方信施;從在家身份轉換為行者的正授典禮,同樣是眾緣成就。
正授典禮的現場,在結著說法印的佛像兩側,各擺設著香花與供果。植物,是先開花、後結果。花的意義,表示在因上修行,從而是提醒我們精進修行的象徵物;果,表示我們發願修行的心,是為求圓滿智慧、捨離種種煩惱的「果」。一場佛事,不可少的便是花與果的供養。供養花果,不是給佛看的,更不只是莊嚴道場,而真正的意義在於:提醒自己精進修行。營期開始前(1/25),幾位花藝老師早已抵達禪堂,悉心設計了兩盆鮮花,供養於佛前。營期第二天,也就是正授典禮的前一天上午,來了十位義工菩薩,他們的任務,是將學員的幔衣依組別排好,用紅色束帶綁成一疊,再放在捧盤上。由於當天的上、下午,大眾都還在禪堂上課與演禮,因此菩薩們便暫時在「應無所住」廳的長木桌上,練習綁衣──要把質地細滑的幔衣摺疊整齊,邊角平整的綁成一疊,一點也不是簡單的工作。同一天,近午時,餐車運送新鮮的水果來了,機動組的義工菩薩將水果卸下車,排供果的菩薩也已經抵達禪堂。從中午十二點到晚上的懺摩儀式前,菩薩趁著課程空檔與藥石時段,排了兩盤供果。
花與果,俱足了;隨著帶組法師的引導,學員們也逐漸熟悉了授戒的儀軌、唱誦,以及威儀行止。晚間,拜懺與正授典禮上,大眾全心投入,和尚阿闍黎說戒、並問答學員能否持戒的流程,「能持!」的聲音響徹壇場。求戒之心,懇切而堅實。
「 「 ……戒是諸善根本,能作三乘正因;
戒是佛法中寶,能護持善法,令正法久住。
汝當一心諦受,隨我而白:
我某甲(稱自己法名),
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我今隨佛出家,上果下東為和尚,
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 」
成為一位行者,是出家身份的第一步;接下來的學習內容,將深一層進入漢傳禪佛教與法鼓家風的要旨。成為一位行者,是藉由這個身分來提醒自己:時時思惟佛法,時時在生活中實踐「戒」的精神──培養好的、讓人讓己少煩少惱的生活與思惟習慣,並「善用其心,在日常生活中,做自己心的主人。(引述常鐘法師說明三寶的「僧」的意涵)」
隱私權聲明5
會員條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