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
2018.01.31-【師話】出家生活體驗營

摘自: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2836542639923546/

二、出家生活體驗營

  本(一九九七)年度在臺灣的暑假期間,和往年不一樣的活動有兩項:第一,是出家生活體驗營;第二,是結夏安居。從七月二十五日至七月三十一日、八月一日至八月七日之間,舉辦了兩個梯次的男眾出家生活體驗營,這在臺灣的其他道場已經舉辦十多年了,他們都稱之為「短期出家」。最先是因為臺灣男眾出家的意願不高,而在佛教國家泰國的風俗,凡是青年的男士在成年之後,或在成年之前,都應該進寺院過三個月以上的出家生活,乃至他們現任的國王蒲美蓬二世也不例外。在短期出家的青年之中,也會有少數人發願成為終身出家的比丘。

  因此,臺灣有若干長老法師也興起了鼓勵男眾居士來短期出家,這在比丘戒律之中是找不到根據的。一旦發願出家,不論男眾女眾,所受的比丘戒或比丘尼戒,都是盡形壽受持,出家之時,發的必是終身願,不可以在求受具足戒時,一邊發願自稱「盡形壽受持」比丘大戒,同時,內心卻在準備著短期出家之後,恢復俗人身分,娶妻生子,那等於是自欺欺人,睜著眼睛對著壇上十師說謊,所以我對短期出家這個名詞,是無法贊成的。

  由於全省好多道場,都在舉辦短期出家,法鼓山的許多信眾,也非常嚮往能有一試出家生活的機會,我們不辦,這些信眾當然也可參加其他道場的短期出家,只是每個道場,各有不同的理念和風格,恐怕有適應上的困難,因此要求我們法鼓山也來舉辦這樣的修行活動。

   ▲在聆聽聖嚴法師說戒後,所有的戒子們對於持戒,有深刻的體會,並堅固道心。

 我是研究戒律的人,希望盡量不要和佛制的戒律精神抵觸,所以將這種活動,命名為「出家生活體驗營」,是讓參加的信眾,有機會體驗一下出家生活的清淨莊嚴、精進和樂、無牽無掛、自在無礙。我們沒有指望這些人會來出家,只是希望他們體驗過出家生活之後,對於能夠終身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更加的欽佩和尊敬,對三寶的護持有更多的信心和熱忱。因為,他們本來都有家,或者準備結婚成家,這跟能夠放下一切終身出家的人,是無法相比的,而且讓他們體驗到出家生活的殊勝難得,養成少欲知足、勤儉樸實的美德。

  我們籌備出家生活體驗營,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從戒本、戒衣等的準備,以及戒師威儀的訓練,戒場布置和設備,都要投入很多的心力和人力。表面上看來,出家生活體驗營類似於舉辦禪修營、兒童營、青少年營等的活動,其實不是那麼簡單。因為我們是把它當成傳出家戒的佛事來辦,除了沒有聘請十師受比丘大戒,其他完全跟所有傳戒的形式和設備相同,而且每一梯次只有七天,要將一個一個的在家人,落髮求度、剃度、穿衣服、禮拜、走路、吃飯等,都要訓練成一群像真正出家人那樣的威儀。還要讓他們對沙彌戒的輕與重等有些概念,也要為他們建立出家人的心態和儀態,才能夠體驗到什麼叫作出家生活。

  因此,對諸位引禮戒師的訓練和要求相當嚴格。除了儀禮的演練,更重視持戒觀念的建立。而我在一天之中,除了正式的講戒之外,尚利用可用的時間,為他們做開示,介紹戒律的精神和內涵教導他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

  出家生活的體驗營,連頭帶尾只有短短七天,但在第三天之後,大家就能在行儀上看來有點像出家人了,到了第四天,受了沙彌戒,他們也相信自己已經是出家人了。我卻還是不斷的提醒他們:「不像出家人。」要他們打從內心起學習出家威儀,承認他們自己是出家人,一直到第七天,必須捨戒還俗時,他們才發現真正的出家因緣實在難能可貴,多半都依依不捨,甚至痛哭流涕。

  有的人雖然不想捨戒,但我們在事先已經說好,這是體驗出家生活而非真正出家。如若發願出家,要從行者階段開始。不過我也勉勵他們,雖然捨去沙彌十戒的戒體,如能不捨沙彌十戒的戒行,可以終身受持八關齋戒,至少也可以做一個五戒清淨的人

  現在抄錄兩段呂冠漢菩薩在《法鼓雜誌》所寫,參加出家生活體驗營之後的心得報告如下:

  「聖嚴師父在每天的開示中,要戒子們以真正出家的態度來參與,學習出家生活中行住坐臥的威儀,以及正確的出家觀念。所以,正式儀式就包括出家典禮、沙彌十戒正授典禮以及最後的捨戒典禮。出家典禮上,在莊嚴的佛號聲中,當聖嚴師父為戒子們剃下最後一撮頭髮時,我的心中有無限的感動,感動今生得遇明師,引導我們走上離苦得樂的解脫之路,而師父要我們在這段期間,真實地放下一切,用心體會一個出家人的生活。師父的聲聲叮嚀,大夥都不禁發願要好好的專心用功,以不負師父的期許和常住法師們的辛苦。」

  「出家必須有『將此深心奉塵剎』的決心,以及『五濁惡世誓先入』的願心,來奉獻自己、行菩薩道,是一份偉大的事業。而雖然只有短短七天的出家生活,但體驗到修行及持戒的重要,並且也對於師父、法師及義工菩薩們的付出,至誠感恩,唯有將師父的期許,以及所體驗到的帶回生活中去,勤修戒、定、慧,過清淨、簡樸的生活,並發菩提心利益大眾,扮演好一個在家佛子的角色,共同為『建設人間淨土』的目標而努力。」

  根據以往的經驗,凡是出家還俗的人,多半不敬三寶,輕視出家僧尼,故也不為佛教界所接受。原因是他們在寺院中,所見僧眾的儀態及心態,讓人失望,或者由於他們自己不能做好一個持戒清淨、少欲精進的出家人,也會以為所有的出家人,都跟他們相同,因此也就不敬三寶,不近僧眾了。但是,在這一次出家生活體驗營圓滿之後,雖然都恢復了俗人的本色,卻更感受到出家因緣的難能可貴,故對三寶的信心更堅強,這也正是我們要舉辦這樣一個營隊活動的動機之一。

  這個營隊,預定接受的人數是一百六十多人,報名申請參加的竟有三百七十多人,只好分成兩個梯次,臨時讓三位戒師以及二十多位引禮師,還有五、六十位護戒的義工菩薩,增加了一倍以上的工作量和工作時數。

  我的健康狀況,雖然經常體力不足、聲音沙啞、腸胃失調,又有各式的會議、訪客、行政事務,還是把兩個梯次的營隊辦完了。這些菩薩們也都非常優秀,加上用心學習,所以每次正授時,擔任戒師的晴虛長老及今能長老,都讚歎著說:「這些菩薩們的威儀整齊,比起一般的戒場,經過個把月的訓練,毫不遜色﹗」

  我說:「因為這些都是我們法鼓山的悅眾菩薩,他們皈依三寶,參加共修的活動,多半已在五年以上,所以無論唱誦、對答、跪拜、起立、進堂、出堂、排班、蹻請都能中規中矩,整齊劃一。法鼓山正在提倡禮儀環保,也是原因之一。」

  這一次參加出家生活體驗營的菩薩們,年紀最小的只有十多歲,最長的是八十二歲,當他們穿上出家衣服,披上了袈裟,已看不出他們的實際年齡。

  雖然他們只是暫時顯現出家相,經過我的開示、說戒,以及引禮、引讚諸法師的一再提示,每一位菩薩,無不以真正的出家人應有的威儀,來自我要求;不論是在剃度典禮、正授典禮,都極為莊嚴隆重,尤其在最後一個清晨三步一拜的朝山活動中,大家通身是汗,全身是泥,卻已渾然忘我,越拜越虔誠,越拜越感動,使他們真正體驗到了「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難捨能捨」的菩薩精神,並不是做不到的。

(文字摘錄於:聖嚴法師(2015)《空花水月》(二版),北投:法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