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
2018.02.01-【自覺札記】禪在日用中:出坡&普請初體驗

摘自: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3271092646271852/

文/ 僧伽大學 小記者

  「各位學弟們,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女眾的行者菩薩們,你們有沒有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我偏心,只跟男眾同學問好?」「其實,我們在僧大,大家互稱『學長』、『學弟』,這是因為我們是師兄弟,都是出家來作大丈夫的。」早齋之後,女眾總外護演朗法師向剛成為行者的學員們,打了聲招呼。

  今天(1/30),是特別、特別的一天。

  昨日晚間的正授典禮之後,大眾轉換身分,成為「行者菩薩」,正式體驗法鼓山僧團的出家生活。比照僧團的日常作息,早齋之後,課程組播放聖嚴師父的早齋開示。首日的行者生活,大眾聽的第一段開示,是聖嚴師父在2004年生命自覺營的談話,主題是:「出家人的儀態與心態」。開示的重點,師父提醒學員們既已得出家身,便來練習轉化俗情(親情、友情、愛情)為道情:藉由日常生活的語、默、動、靜,實踐出離行,從而培養離欲的出離心,以及涵容慈、悲、喜、捨的菩提心。

  總本山上的第二齋堂(僧眾用齋地點),每週日的早齋時段,都會播放聖嚴師父的早齋開示錄音,為僧眾提點出家修行的方向。開示的內容,多有師父對僧眾的期許、關懷。早齋開示,是聖嚴師父建立僧教育的重要環節。開示裏頭,師父會就各種面向,並因時、因事,將日常生活的狀況或特殊事件(比如與達賴喇嘛會談,師父對於藏傳佛教僧人的觀察),連結到出家心態的建立,引導僧眾培養漢傳佛教宗教師的僧儀與僧格。可以說,聆聽聖嚴師父的早齋開示,已經是法鼓山僧團的傳統。這個傳統,最早可追溯回二、三十年前的農禪寺年代;那時,聖嚴師父同時在美國、台灣兩地弘法,三個月在美國、三個月在台灣。只要回到農禪寺,師父多會藉由早齋後的開示,點出僧眾在生活與修行上的種種狀況,並給予適合全般大眾的指導。

  記得果字輩的戒長法師曾說過:當時,有居士菩薩與農禪寺之外的出家眾來掛單,並共用早齋,但是只要聖嚴師父進行早齋開示,居士菩薩與非常住眾會先行離席。因此,今天大眾能共坐一堂,在總本山禪堂的齋堂聆聽師父的早齋開示,可以說是難能可貴的法緣,更是福報。即使師父的色身已捨報,但是透過機器紀錄的音聲,卻常常使我們感覺依舊坐在師父面前,親炙師父的言教。

  營期的第二次過堂,新戒行者菩薩們要菜、要飯的動作,略顯生疏與羞澀。上行堂義工菩薩與飽富過堂經驗的法師們,發菜時,特意走得慢些,並細心觀察學員們的動作,只希望學員們能吃得飽,也能漸漸適應這種用齋方式。用完齋,聽了聖嚴師父的早齋開示,穿袍搭衣的學員們出堂,不久,便換著出坡服,坐回原位。接下來的環節,是女眾總外護演朗法師主持的出坡工作分配。

  法鼓山僧團的日常生活,與唐朝百丈懷海禪師的「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農禪家風,一脈相承。從歷史的觀點來看,由印度東傳的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國紮根,並在唐朝進入「佛教中國化」的階段,其中的重要因緣,便是當時的禪宗寺院發展出自耕自食的運作。這種近乎自給自足生活方式,使得寺院的物質基礎能夠維繫下去,而不是將僧眾的飲食起居依賴於百姓(或王室)的供養。更重要的,農禪家風,是將佛教修行的方法帶進勞務與日常生活,從而使得佛法得以深耕在中國的民間社會。「那麼,『出坡』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呢?」演朗法師與學員們分享:因為中國古代的叢林(寺院)多建在山坡上,僧眾們常在山坡進行農務工作,因此有了「出坡」一詞,來表示僧眾們的日常作務。

  總外護法師在台上報出學員的號碼,以及介紹出坡內容的僧大法師與行者菩薩,台下的學員們便一群一群的離開座位,前往出坡地點。這次的出坡地點,遍及禪堂空間的上上下下,包括:上行堂、齋清(齋堂清潔)、下行堂(洗公器)、禪堂清潔、樓梯間清潔、寮房打掃等等。「終於等到這一天(出坡工作的分配),我們太高興了,因為你們可以一起出坡,義工菩薩有時間休息喝茶了!」總外護法師半打趣地給學員這段恭賀之詞。

  受戒之外,領了出坡工作,也算是僧命路上的一份「成年禮」。

  「噹啷~噹啷、噹啷!」響亮的收坡鈴從廣播器中傳了出來。第一天的學員出坡,收坡鈴的時間也不小心晚搖了些。自覺營中,不只是學員們體驗出家生活,對於僧大學僧與義工菩薩來說,一切都是嶄新的體驗、新的學習。邊走,邊適應、邊調整。這就是修行的精神吧。接下來的課程,一樣和「出坡」相關,是邀請到總本山百丈院營繕養護組的演禪法師,為同學們分享「普請的意義」。

  「當時候剛開山,所以早期的自覺營學員,還有在山上墾地的出坡工作!」演禪法師放了一張具有歷史意義的照片,「現在不會讓大家做這些了,義工菩薩們搶著做!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來當義工!」平時的生活作務之外,遇到特別的節日(比如水陸法會結束後的隔日、農曆年末)或者事件(比如颱風橫掃後),僧團會安排普請,全山僧眾都領一份出坡工作,一起出坡。演禪法師引述聖嚴師父所說:「普請」一詞,是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禪宗出現之後,才有的用語。佛法的中國化,禪宗的祖師大德扮演歷史性的重要角色。

▲ 開山時期,早期的自覺營學員的出坡工作,還有鋤地開田的內容。(感謝演禪法師提供照片)

  演禪法師播放聖嚴師父講「出坡禪」的開示。影片裡,聖嚴師父提到:法鼓山提倡「出坡禪」,正是因為中國禪宗的修行,是在生活與勞務的過程。因此,整體的生活作息,都可以作為出坡禪的內容,從而處處都是禪的修行著力處。具體來說,要怎麼樣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呢?聖嚴師父說,修行的原則,在於把握「身、手、腳在動,但是心保持專注與寧靜,心無二用。」當心受到環境中的人事物干擾,而起了波動時,該怎麼辦呢?「發現心有二用,就把心放回手上的工作。」聖嚴師父說:「練習久了,就算我們的頭腦在動,我們的心也能放在思考的焦點上,全神貫注。當我們專心時,可能容易緊張,所以配合方法來放鬆身心,保持身體是放鬆的狀態。」

  影片最後,聖嚴師父說到「禪」的重點,亦即:不執著、無所有、無我。白話說來,便是在日常生活與出坡勞務中,練習體會「工作就是工作,不計較、不比較,盡力而為。」這就是以「做義工的心態」來生活、來勞動。慢慢練習,便能幫助我們「把自我中心放下」。將禪修的方法與觀念結合進日常作息的大小事,「這才是修行中國禪法的目的。」聖嚴師父如是說。

  一向以「解行並重」為原則的僧大教育,在主要由僧大執事法師與學僧們規劃的自覺營,課程的次第也延續了這個精神。「普請的意義」的課程安排,正是因為當日下午,適逢法鼓山僧團的僧眾圍爐,以及圍爐之後的全山普請。成為行者的自覺營學員們,也是圍爐與普請的一份子;如何把課程中聽聞的知識、觀念、方法,轉化為自己的僧命經驗,日常出坡及因緣難得的僧眾普請,都將是練習修行的著力處。無論未來是什麼樣的身分,演禪法師勉勵學員:「在自覺營學到的東西,可以帶回去,那是一生受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