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滿菩薩2019.02.11
我們的雙眼時常向外看,看著別人和外在環境是否合己意,也看著他人如何在看自己,在乎自己是否被按讚或是一個不認同的標籤。當自身愈期待自己是完美,愈在意他人的毀譽時,不知不覺就披上了沈重的標籤衣,或是硬要調整自己的身口意來迎合期待,甚或把自己對號入座,撿起過去或無關的評價往身上貼,來讓自己感到被稱讚、有存在感的舒服,或是好陷入悲劇主角,等著被英雄拯救!
回過頭,停下來想想,那個在意成敗或毀譽的是誰?因緣如此川流不息、生滅變化,那就沒有一個可以被固定接受評價的我,也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外在環境和對象。原來,是還沒有真正的體悟和暸解緣起法,所以仍有人我分別、好壞對立,和需要存在與被肯定的自我。如此這樣怎能不去暸解和覺察,只有每個因緣交織生滅的剎那,哪有所謂的評價和心苦呢?
https://www.ddsu.org/?p=8329&preview=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