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農曆新春,終於來到傳說中的環保組實習,為何環保組的出坡可以讓學僧們聽到就歡喜呢?正是因為環保組有如此不同的魔力和元素:洗淨身心、體驗生活與禪修的密切結合、勞動有助於維持活力與健康,還可以跟大眾廣結善緣。
洗淨身心
來環保組的第一件事,就是學會如何用法鼓山的方法打掃廁所。法鼓山的掃廁所方式,不同於一般,廁所有五條不同顏色的抹布,各有各的功能(例如:鏡面、洗手台、門板與手把、馬桶座、馬桶蓋),彼此不混用,以維護大眾的衛生與健康;拖地的拖把也分三種顏色,依照使用情境而不同。打掃的過程中,發現這樣不但可以護念大眾,更是從生活細行處下手;保持觀照地使用適當的清潔工具,更是在打掃完環境後,彷彿也經歷了一場身心洗淨。看著清爽的廁所,心也覺得歡喜,更能讓每一位使用者感受到放鬆、安心,自然減少負面的念頭與身受。
體驗生活與禪修的密切結合
這次的實習有幸體驗到了「淨山」,就是打掃環山的馬路。在僧大的學習時段,鮮少有機會長時間待在山上的戶外,感受法鼓山翠綠的靜謐氛圍。這次淨山的因緣,沿著溪邊馬路掃地,呼吸著新鮮空氣,有著不同於以往的感受。下雨後的石板路,樹葉是不容易掃起來的,拿著竹掃把,體驗著揮五下才掃起同一片葉子的成本效益,在人行道與馬路邊穿梭;濕冷的空氣夾著小溪揚起的水氣接觸著皮膚,每一陣風吹來,都感受到臉部肌膚和鼻子的溫度再次下降。耳邊傳來的是不曾間斷的溪流聲,以及參訪信眾的談笑或我們彼此問候的「阿彌陀佛,新年快樂」。
腦中的念頭如同溪水,不曾間歇,時而強烈,時而清淡。當發現身在掃地,念頭卻不在當下的時候,就回到掃地本身;覺察手臂揮動掃把的肌肉鬆緊變化、呼吸的速度快慢、空氣的溫度與濕度、身體各部位溫度的差異變化,以及環境中流進耳朵的音聲,這樣是最輕鬆的,只管掃地。如果因為失了正念,而用力把自己拉回當下,不斷告訴自己專心掃地,要掃得多快速、多乾淨的話,反而會過度用力,造成肌肉緊繃,不到一小時很快就全身肌肉緊繃僵硬。
整整一天的淨山,靠團隊之力,可 能 才完成一條馬路,不管是不是一台掃街機經過,就能頓時把花了一個時程才掃好的區域清潔完成;也不管剛剛雙臂揮動半天才掃好的區域,一陣冷風吹過,樹葉又紛紛回歸大地,演滿手上的竹掃把一樣會繼續揮動,持續揮動著。
最後,這次的環保組實習,看到法師們是如何關懷義工菩薩、同時分配好工作,以及在過程中形塑菩薩們的團隊默契。看到菩薩們在新春帶家人上山來一起出坡、山上團圓,以及放棄悠閒的假日來山上培福,穿梭在山上不同角落,盡心盡力的身影,真的很讓人感動!
感恩這次能有機會向環保組法師、義工菩薩們學習,體驗百丈懷海禪師的出坡生活,還能透過勞動讓全身的肌肉變得結實強壯!
◎ 文 / 演滿 圖 / 法鼓山弘化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