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放香,心中生起「體驗拜佛千拜,看看心會起什麼變化」。起此念之前,是因爲同學演均菩薩曾問我:「要不要體驗一下一千拜?」這粒種子;加上常寬法師說:「平常生活中,一有空就可以用上方法-體驗呼吸!」如此水一灑,這粒種子便於那日發芽了!
兩百里路,是我設定了兩百分鐘的鬧鈴,來做為拜佛結束的提醒;雲,是如同當中生起的妄想;月,是方法——體驗呼吸。
初上路,我逐步放鬆身體、體驗著腹部與胸部的呼吸起伏,漸漸身輕鬆,速度慢慢變快而達到定速。體驗呼吸慢慢轉為體驗空氣在鼻腔進出之感受。此時如月亮高高掛在天空,但不久一片雲飄來了,想著時間過了多久呢?雲遮住了月亮,雲散之後,月亮露出皎潔之光。我再次回到方法——呼吸,身體因而又更柔軟,動作也輕快了起來,月光陪伴著我,很舒適、很自在。
月光照著照著,一片雲浮起,想著身體似乎有點累了,是不是該休息一下?這時候,覺得身體沉重了些,但心中出現另一聲音:「不能停,回到方法。」於是月亮又出現了,身體自然降慢了速度,邊降邊休息,邊降邊放鬆,就這樣「滑行」了一下,又回到正常的速度。
旅途中很有趣,雲朵冒出,月亮一照。其中「時間雲朵」最常光臨,才發覺原來自己對「終點」很黏著,缺乏耐心欣賞沿途澄淨的風景。
最後一里路最為顛頗,種種雲朵接踵而來,甚至想拿起手錶看看幾點了?手錶鬧鈴是不是壞了? 好在,月光夠堅定,「嘀嘀聲響起,身仍在拜佛,心仍在呼吸」。
直到走完了這兩百里路,才體會到拜佛只是表象,心寄託於方法也非定著,而是在彰顯它的清明,如不動的幽潭之水,天上風起雲湧盡映其中,卻不妨礙它的平靜;空中浮雲消長來去,動搖不了它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