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
【2019】「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演互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2017年的年底時,我經歷了一個不小的轉變。為了尋找所謂的“自我”及真理,我從學校休學了一年。期間在天主教堂中經歷了八個月的慕道期;再到大陸的五台山、九華山、普陀山、及其它地區自行參訪了一個月;還學了各式各樣的占卜術數,甚至開業替人服務。並在其中體悟到了眾生生活在火宅之中的痛苦與執著。

雖然當時已是皈依兩三年的佛弟子,但依然對人生的路途感到迷惘。此時,我想起同為佛教徒的同學曾經告訴過我「生命自覺營」的事情。以前一直認為自己缺乏了什麼,好像沒有「資格」、也沒有動機去參加與出家相關的活動。現在我覺得時間到了,是該踏出這一步了。

於是就在2019年的農曆年前夕,我來到了法鼓山。

從第一天開始我就受到了不小的震撼,看著各個來自不同地方、不同家庭、擁有各自習氣的男女眾,一個個都在佛法的「手術刀」下落了髮,真好!我當下的心情是十分感動的,無論原因或動機,我在他們的身上看到的是「決心」兩個字。而我們的生命也在這一刻起有了不同的轉變。

在事相上,我學到了什麼叫做出家人的威儀。「行、住、坐、臥」各個都有講究,「慈、悲、喜、捨」更是都要記得。平常不以為意的小地方,其實都是修行。你做事的態度、也反應了你對其他事情的態度,不可不慎。因此,你說佛法看起來離我們很遠嗎?沒有!  它其實就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它遍一切處! 而「大悲心」,則是我們學佛的根本,沒有一顆願為天下人承擔的菩提心,何以荷擔如來家業?

在佛理上,對我最受用的,就是果醒法師所提的「波浪」與「海浪」的比喻。我們本來具足的佛性就像一片海浪,而我們的念頭就像海上的波浪一樣,起起伏伏、生生滅滅,一切如幻如化,亦空亦假。那麼,我們又何必去執著呢?

下山的前一天發生的一件小事,讓我印象十分深刻。那是個天氣爽朗的一天,陽光溫暖的灑在一月的金山上,我們的帶組法師帶我們到戶外走訪,一些年紀比較大的婆婆,看到我們就非常歡喜的雙手合十,口中一邊唸著「阿彌陀佛」、一邊站在那裡等我們通過。看到這一幕,我忍不住就紅了眼眶。這些婆婆,光是看到我們身上的服裝,就能夠升起如此的恭敬心,可見,「出家」是件多不容易的事?出家人的袈裟,有多不容易穿?身上所承擔的,又是多少眾生的期望?

自此,我了解到:出家,並不是「另一種人生選擇」、更不是一種「職業」。因為,你的人生將不再是自己的人生,為了自己的「選擇」出家並不是出家,而是入另一個家!我們必須全然的將自己當成觀世音菩薩、行菩薩道,幫助眾生。因為幫助眾生解脫,就是自己解脫。  故,我們要真真實實的修道,才不枉十方眾生、包括護法龍天、一切鬼神的供養。發大願心,世世常行菩薩道,並時時刻刻警惕自己。

很感謝這一切的因緣,讓我有機會「重生」。也很感謝我們的帶組法師,在她們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這短短的心得,實在說不盡我在這十一天的旅途中所獲得的東西。但最高興的是,做出了這個決定的我,終於透過這次的活動而確定了自己的志向。也期望所有眾生,未來皆共成佛道。

◎文 / 演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