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起自己第一次接觸法鼓山的因緣,是處於思考「生命的意義為何」的大哉問中? 當時大學快畢業,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將何去何從,對未來非常徬徨迷惘。
就在這個時候,很幸運地,從某位法師的部落格中,看到一篇文章。 關於這位法師出家前,參加法鼓山生命自覺營後,改變以往慣性的生活模式,重新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人生」,因而找到了生命的意義與著力點,踏上「出家」這條不一樣的人生道路。這篇文章讓我對於「出家」這個詞彙,產生了興趣。
我急於想了解法鼓山這個佛教團體,所以報名了法師提到的「生命自覺營」。參加營隊的過程中,使我對於出家人的既定印象,有了360度的大轉變。我發現原來出家人,可以這麼自在豁達卻又能夠不失威儀地展現個人特質。營隊中有法師與我們分享「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一定有其原因,如果心稍微靜下來,將會清楚地知道我為何而來。」並期勉我們試著面對自己的內心,體會心的自在與踏踏實實地過好每一個當下。
下定決心出家時便毅然的報考「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入學考試。在備考的過程中內心忐忑不安,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深感焦慮,不斷懷疑自己為何會下這個決定。過程中,思考自己是否要走上這條與他人不同的人生道路時,也不斷的檢視自己最初所發的願。透過這個歷程,更加認識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並堅定初發心而一路勇往直前。我發現,只要肯勇敢的踏出第一步,剩下的都不是問題了。在考試的當下,只要將自己所知道的盡心盡力回答,不需要過於擔憂,盡份隨緣吧!
雖然考上了,卻因為家人的反對,使我就讀僧伽大學的時間拖延了3年之久。但也因為如此,讓我有機會到分寺院當義工,遇到許多善知識。做義工的過程中,透過與善知識菩薩們的互動,了解到為人父母對於子女想出家的的不捨及擔心,猶如要在他們心頭上割下一塊肉般,這使我感到非常愧疚,反省自己在沒有與家人溝通的情況下,便私自做了決定,導致雙方都因不諒解而吵架。
當我了解到父母的感受後,我希望透過溝通打開彼此心中的結。與家人充分溝通自己為什麼會做出這個決定,同時讓他們更加清楚自 己的初衷。經過無數次的夜談,最後家人終於妥協,讓演根有機會上山體驗出家生活,我非常感恩家人們的關愛與包容。
演根希望把自己的心路歷程,透過此文章,分享給有心想報考僧伽大學的同學們參考,如同招生說明會影片中 聖嚴師父所提到的「自己用佛法,把學到的佛法分享出去,鍥而不捨。」
或許同學們也跟我一樣,有許多的不安與迷茫。例如懷疑自己適不適合出家、以及出家後的生活會有那些不同……等,諸多問題,內心因而不斷地瞻前顧後。其實, 只要下定決心,並且堅定自己的選擇,問題自然會有轉機。
這是一條盡未來際的菩薩道,透過學習菩薩「慈悲利他」的精神,無怨無悔的奉獻自己。在「法鼓山僧伽大學」學習的這二年來,我的生活過得非常踏實且有意義。
◎ 文 / 演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