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我起得特別早,其實是有些睡不著,因為校外教學的第一天是要到台灣南部,我的家鄉「高雄」。來到法鼓山就讀僧伽大學也快一年了,雖然時間不長,但是要去自己熟悉的地方,心中總是有莫名的喜悅;尤其跟著僧大的法師與同學一起去,會有想要介紹高雄給大家認識的雀躍感。
早上六點出發,到達「高雄紫雲寺」已經是中午十二點了。安單後用完午齋,在等待下個行程的空檔中,在等待下個行程的空檔中,幫忙著善後、跟義工菩薩交談,所有熟悉的回憶一次次湧上心頭。還未上僧大前,自己就是「紫雲寺」的義工,幾乎每天都會到寺院報到,跟常住的法師以及義工們,還有寺院環境都非常熟悉;但是這次回到這裡,是用不一樣的身份,有些悸動跟違和感,也許是我身心還太浮躁,所以才會這樣。
下午參訪了焚化爐。看著、聽著廠方的介紹,討論著焚化爐存在的利與弊;回想以前總覺得把垃圾交給垃圾車後,就沒我們的事情了,卻不知道它們最後會變成什麼。燃燒後的空污,以及剩下的殘渣如何處理,其實都跟我們息息相關,而我們卻沒有太去理會,只知道有人處理就好。
晚上在紫雲寺,請到了八八風災在小林、甲仙、六龜、林邊等安心站的法師及義工菩薩們,來分享當初在安心站的點點滴滴。透過陪伴與關懷,逐漸地打開受災戶的心,深入災區協助受災菩薩們走出創傷,也從中互相成長;無論是協助方還是受災方都能在未來的人生中,得到繼續前進的力量。
隔天,我們到了甲仙的小林村,一個受災很嚴重的地方。一夜的大雨及土石流,瞬間就帶走了四百多條生命,僧大法師們帶領著大家,一起在小林公祠,做一場莊嚴的佛法奠祭。隨後,由在地的導覽人員為我們解說,導覽員自己也是受災戶,當她回憶當時的情況,還是心有餘悸。之後,他們走出傷痛,用自己的生命故事告訴其他人,在大自然的面前人類是多麼的渺小,所以要尊重及愛護環境;也同時述說著人從災難中重新站起,面對往後的人生,需要無比的勇氣和力量。
離開小林村,我們到了屏東科技大學動保所。在這間收容所內都是瀕臨絕種、走私進口及傷殘的動物。所方人員為我們敘說動物們的背後故事,許多動物一開始被收容時,都不吃不喝呈現瀕死狀態,經由所方人員的悉心照料,才逐漸恢復生氣。雖然如此,當初牠們所受過的遭遇,還是一直深植在牠們的心中。牠們的眼神中散發著呆滯及無奈,重覆地擺頭、甩手、繞圈的行為,可見之前記憶還深深地存在;他們無法像人類有心理醫生、可以找尋抒發的方法,人們即使有這些方式都還會有憂鬱症,何況是牠們。想起以前自己也很想購買動物飼養,但缺乏空間而放棄,也幸好沒有去購買,否則也會因為不專業,讓動物們受傷了而不自知。
晚間在動保所聆聽黃美秀教授的分享。在台灣有著「黑熊媽媽」外號的黃教授,跟我們細數她與台灣黑熊的因緣。她回想以前在山中,觀察黑熊的生態、記錄牠們的活動範圍,而因為人們的貪婪,為了吃還傷害牠們,讓她即使沒人支持,也持續為了黑熊努力至今。
我們經常說,不要沈溺於過去的時光,那是教導我們,一味地回在過去,只會停滯不前;更甚者就像那些動物們一樣,在回憶中繞圈、無法自拔。但是回憶也可以當作往前的動力,就像小林村的菩薩,雖然回憶是苦痛的,卻讓他們知道,往前走才是報答過往親人最好的方式。
人生就如同常哲法師在回程中分享的:在人生的道路上,就像騎著自行車,有爬坡、有下坡、有樹、有日曬,如果我們只想待在舒服的地方,就無法往前。我們唯有把之前的經驗當作未來的資糧,無論好與壞都是很好的資糧,努力地踩踏著、勇往直前,對於日後的修行與生命的觀念,都是很好的助益。
@文 / 演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