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在成長的過程中,從有記憶、會思考以後,有些疑問時常在腦海中浮現,像
是人生,究竟為何而來? 生命,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到底甚麼才是生命的核心價值?
2015年,帶著這些疑問,參加了法鼓山舉辦的生命自覺營。也很有緣的與演澄法
師成為同一梯的學員。
演勝自己,在營隊中,找到了初步的線索,這段文字是這樣說的: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簡而言之—「生命可貴,在於可以用佛法修行」。
那佛法是甚麼? 修行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帶著這個問題,同一年的八月,我決定進
入法鼓山僧伽大學繼續,找答案。也與演澄法師正式成為了師兄弟。
經過了四年的學習,不僅找到了答案、更希望將佛法的好讓更多的人知道,所以
決定向聖嚴師父學習與師父發一樣的願。願投入自己的全生命,此生、乃至生生世世
,努力實踐三件事:
「自己用佛法、把佛法分享給人、鍥而不捨」。為什麼呢?
僧大四年的學習,像是潛能開發般的學到了十八般武藝,相信在剛才的影片中,
大家也「見識」到了。
而其中最厲害的功夫,是學到了安心之道,學會用佛法安自己的心,也練習幫助他人
用佛法安心。
記得還沒出家前,對聖嚴師父提出的「心靈環保」感到非常認同。師父說,外在
環境的亂象根源在於心,把心照顧好,外在的環境自然能平穩、安定。「心靈環保」
就是隨時隨地照顧好自己的心,不讓自己的心受到煩惱的汙染,不讓自己起煩惱,同
時也要照顧到他人的心,不讓他人起煩惱,讓他人也能平安、幸福。
而一直到今年,我才發現、才真正有體會,原來,「心靈環保」就是「佛法」;而實
踐「心靈環保」就是「修行」。
「佛法」是佛陀這個「人」,在2600年前經過一番修行後體悟到,可以幫助我們
從煩惱、痛苦的輪迴中出離的方法。而師父在用自己的生命體驗佛法後,將它轉化成
現代人能理解的文字、可以操作的方法,「心靈環保」是、「四它」也是。
在僧大四年的學習過程中,有過不少大大小小的讓自己起煩惱的境界,但一次又一
次的用上佛法幫助自己向內觀照、檢討解決了許多的問題、更認識自己後,真的自然
而然發自內心的升起與聖嚴師父一樣的想法:「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誤解
的人卻還有很多。」所以決定,這輩子要投入全生命與師父發一樣的願,努力實踐三
件事情:「自己用佛法、把佛法分享給人、鍥而不捨」。
出家修行,是一條特別的路,而決定走這條路的人,都是很「特別的人」,也因
此僧大的法師們也就特別的辛苦。要讓一群學生,從習氣很重的在家人,成為一個威
儀齊整的出家人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法師們必須要使出各項絕活,恩威並施
、剛柔並濟、連哄帶騙的才能讓我們放下在家的習氣,一步步的練習,而後成為能照
顧自己與眾生的出家人,感恩所有法師們的耐心教導與陪伴。
回顧自己的生命,會發現在過程中,自己得到的真的太多太多了,不論是從父母
、師長、同學朋友、乃至所有付出自己成就我們食、衣、住、行的所有人,這些恩惠
我們真的不可能也沒有辦法完全回報。
記得曾聽一位法師分享,受人的恩惠,就像從上往下的流水,是不可能回流的。所以
想要報恩,唯一的方法就是將自己得到的恩惠與更多人分享,讓他人也能獲益,讓這
個恩惠發揮更大的價值。
不確定,這輩子能夠做多少事情,但確定的是我們會努力地奉獻自己,與眾生一起
學習,一起努力的用佛法提升自己的品質,也幫助更多人用佛法提升他們的品質,讓
我們的人間能更平靜、祥和的成為一片淨土,讓好願在人間實現。
最後,感恩我們的老菩薩們,不僅非常偉大、更非常有智慧。
偉大的是,難捨能捨地將心頭肉的我們布施給三寶與眾生。
有智慧的是,成就我們走一條奉獻自己、自利利人,而能永遠平安、快樂的路。
原以為,出了家後,從此就像斷絕親子關係般的少了一個孩子,沒想到卻發現,將孩
子佈施給三寶後不僅沒有失去孩子,反而與整個法鼓山教團,僧俗四眾成為法親眷屬
。僧大的同學、師兄弟們就像一家人,老菩薩們頓時像是多了許多孩子,難怪聖嚴師
父會說:「布施的人有福」,我們的老菩薩們真的十分有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