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夏前兩個星期左右,才知道紫雲寺的實習生須擔任早晚課悅眾,以及叩鐘擊鼓(晚課及早叩鐘後來被取消)!愣了一下,我們才練過楞嚴早課而已誒。結夏不可能練,解夏後沒幾天就要出發了。連哪幾位同學一同前往也沒訊息,想團練也不知找誰。早就聽說了很多有關女眾道場的傳聞,也聽過學長們分享天南寺的實習心得,相比起天南寺這個實習地點,還是想接受挑戰的。所以,當知道被派到紫雲寺時,心中是蠻歡喜的。除了結夏以及一連串的活動之後,出發前還擠得出一些空檔臨時抱佛腳,總好過完全沒準備就上場!我們在僅存的時間裡,抓緊練習早晚課以及擊鼓。多虧了常澹法師、常襄法師、常啟法師以及演戒法師分享擊鼓的技巧;還有演漸、演根同學陪同練習早晚課,還給了我們不少建議。
其實,名單公佈後,心裡很清楚不妙了!有位同學冒了一句『三國鼎立』。想起演復法師在自覺營時說:『如果不需要她時,她就盡量不出聲』。想起這一年無論齋清、出坡、做事都是聽戒長的,有人犯錯時戒長還要扛責任。可是看看這個組合,心理是沒底的。
記得師父有一段開示,是關於用商討而不用命令的。第二,常澹法師要我當窗口,避免每位同學都找監院,給我一些訊息讓我轉達給同學:例如出發前幾天,才說兒童營要當悅眾,可是完全不懂觀音偈怎麼辦呢?連續兩三天都找不到演戒法師,原來他出國了;就請教演柱法師,最後是這項工作被取消了。出發前一晚,請教常澹法師幾道問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當有不同意見的時候,可以把心打開試試體驗看看。出發前一刻,有機會與常惺法師聊天,提到『出家人公開說自己脾氣不好,是一件很光榮的事嗎?』、『不要讓自己的瞋心、慢心與境界相應!』以上就是出發前收到的幾道護身符。
當別人說了一些沒有道理或不合邏輯的話時,自己放得下嗎?照道理說,這些話一講完,應該就像風一樣不見了,可是一解釋就會沒完沒了!一句『你聽不懂!』,還怎麼解釋下去呢?就算忍住不談,也還會殘留一段時間揮散不去,甚至在禪期時,還會跑出來繼續翻滾!紫雲寺每天都有師父的早齋開示,以及美國版的楞嚴經可以聽,當中就提到類似的情境:『被獵人射了一箭,很多時候我們會再射自己一箭』、『當別人堅持你錯時,不要再辯,念阿彌陀佛,他以為你認錯就過了。』常參法師也說:『修行就是比誰先放下』、『你的同學帶了很多習氣進來,要多護念。』其實,能不讓自己的瞋心與慢心跟境界相應,就已經很不容易了!煩惱起的時後,複習達摩的『二入四行』很有用。『報冤行』:『凡走過必留痕跡』,曾經做過的事、說過的話換種形式(人事時地物)重現。往往舊的債還沒乖乖還清,又忍不住再加新的!『隨緣行』&『無所求行』:如果不是為了證明自己、表現自己、計較比較、你高我低的,還會有煩惱嗎?忍得住的情況下,就是不出聲或逃離現場,心中默念懺悔偈(農禪寺佛七時,心中的是非翻滾得厲害,無意間發現懺悔偈很好用!)。
常啟法師陪我們到紫雲寺的那幾天,最大的收穫就是禪坐共修開示。原來在體驗呼吸與數息之間還有方便法,吸氣時注意鼻端、吐氣時注意放鬆。為什麼我覺得這個很重要?禪十四時,發覺自己有點控制呼吸,花了很多時間抽離,單純觀察呼吸。我躺著的時候是最放鬆的,每天早上就練習這個方法,不斷提醒自己放鬆身體;沒有數字,心很容易被妄念拉走,體驗方法的時候雙手會覺得脹脹的。第二個驚喜就是兒童營,我們仍然當悅眾,而且我剛好被排到維那!還好常啟法師很有耐心,我們從零開始慢慢學。演相法師也教了演功菩薩及我一次;當同學們都從俗家回來的時候,再總排練兩次,隔天就上場了。
紫雲寺有很多出坡工作,我們按照晴天及雨天,做能夠處理的部分。盡量集體行動、互相以及輪流學習,例如電鋸。工程一是蓋樹屋(挖洞、立柱、灌漿、架平台、鋪樓梯等);工程二是開田(除藤蔓、鋸樹、挖樹根、清理土裡的垃圾等)。工頭是明輝老菩薩,沒用藥石、休息比我們少,我們自覺地縮短休息時間,也不敢喊累。常參法師偶而會出手幫忙,她的鋸子、獨輪車以及小鐮刀使用得出神入化; 也教會我們一些技巧,例如:捲藤蔓、鋸樹、搖樹松根等。
蓋樹屋時有幾次意見分歧:安全(角鋼&水泥)vs 美觀(樹幹),挖洞80公分(討價還價),還有為了不讓一根釘子釘在樹幹上差點鬧罷工。最終雙方一起妥協,主結構用白鐵,其他的柱子用樹幹。挖洞真的很累,尤其超過30公分時,因為沒有著力點,使不上力,土也很難運出。加上越往下的土越紮實也更為乾燥,一邊挖一邊討論真的需要那麼深嗎?另外,三不五時會拿布尺量一量洞深,手酸得不得了,汗不斷滴下!最後我們找到方法了,別量洞深,因為越量越急、跪在地面好使力、小工具比較適合在深處操作、用水瓢把土給舀出來、左右手交替、不要怕流汗、不要怕曬、不要怕蚊子叮...專心最省力!投訴人人都會,可是找出一個溝通後綜效的辦法或替代方案才管用。
挖洞以及開田都殺傷了不少的眾生,例如鍋牛、蚯蚓、螞蟻等等。除了懺悔,以及替他們皈依三寶之外,也不斷地提醒自己:『我是在蓋道場』,心裡默默地祝福這一帶有緣的眾生早得人身,一起來修行佛法。開田時,看到埋在土裡零零總總的垃圾,例如:水泥、玻璃瓶、廢棄物等。挖樹根時,樹與樹之間盤根錯節,除了主根往下紮,旁根連同其他的樹根形成一片,團結力量大!把泥土牢牢固定住,變硬後的泥土加上樹根,就連圓鍬也下不去,反而要靠小工具先把土鬆開,再把根鋸掉,或騰出空間後,再用槓桿原理挑起粗的根,再搖樹鬆根把樹扳倒。同學也想出搭阿里山帳棚,減少陽光的曝晒,減少中暑的同時,也延長了工作時間。非常感恩義工們,每天都供應幾壺的仙草茶或檸檬汁給我們消暑。蚊子的話,只要心中不對立,不要怕被叮,不要怕登革熱(中暑加上勞動後的腰酸背痛,還真的有點像),慢慢地就不干擾我了。
常參法師強調,領執後做事不要只聽一個人的意見。為了破除樹屋與『我』的連結,趁其他同學回俗家時趕工,她不理三七二十一,不顧大家反對,硬要我們五人3男2女把一根重得不得了的樹幹給立起來,完成後,明輝菩薩連喊了幾聲『我的老命啊』!最終形成三大系(監院、工頭、僧大)的樹屋;用挖出來的垃圾提醒我們『凡走過必留痕跡』,這也是她不贊成用水泥的原因,因為無法分解;『買很容易,如何讓資源再利用』,例如廢棄的棧板當樹屋、禪凳等的原料,灌溉用洗菜水,挖出的樹頭(一片片的樹根群)當樹屋的欄杆,而且也有點綴的作用,也可以加工成桌子;如何讓施主的功德乘以N次方,例如在我們開的田上種香蕉或菜等;當我們工作時,不斷拋一些觀念『有沒有看到自己煩惱的根? 』、『不斷練習提起與放下 』,以後領職時盡心盡力,一離開那個單位就放下,不再佔用該單位的資源;新的執事做什麼決定都要放下,之前的人做過什麼都有他們當下的因緣;不要覺得自己很厲害,離開僧團後什麼都不是,而且可能還繼續佔用法鼓山的資源,會被護持者牽著鼻子走;『我的身體很不好,多活了二十幾年,已經賺了』;出家因緣以及她的家人等等。有機會到美濃朝元寺拜訪融智老法師,滿山的草她一個人剪,衣服都濕透了,從她的身上,學習到出家每天都開開心心真的不簡單!
出發前,問演廣法師報帳範圍及上限,法師強調因果觀念,吃了是要還的。有一天,在紫雲寺的早課突然注意到『不為娛樂及應酬外出』,就跟法師報告說,我不跟演功菩薩回去了。乃木菩薩感慨說,我父母雙亡沒有後援;想起果慨法師說,這條路要能堅持下去,就不要留後路給自己。
在紫雲寺時,早午都出坡直到用齋時間,晚上聽開示以及叩鐘擊鼓,雖然每一滴汗流得都很有感覺,可是時間過得非常快,來不及反應實習就結束了。同學們因為出坡,時間過得充實,反而能安住,甚至提議延長實習時間。察覺到自己被過去的工作經驗給束縛住了,其實也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恐怖,心中有很多框框自我設限。電腦解禁後,以前的習氣跑出來,看不完的新聞以及資訊。回來前有實習分享,同學覺得雖然我是司儀,可是也要留意別人是否講完才接話。回到山上後,有一天,同學依然用超溫柔的語氣毀謗我,心中竟然完全不煩惱,反而冒出一個念頭『如果把名也拿走,那我還剩什麼? 』出家後,基本上隔絕了外相上的色,而財、食及睡等方面有所限制限量,所以讚嘆毀譽等名的部分反而被放大了。太多的事可講,但還是要停筆了。很感恩有因緣出家,希望自己死的時候還是個出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