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活札記
慧空法師與僧大交流

時間◎2010.07.04. 9:00-11:00AM
地點◎法鼓山園區第二大樓七樓國際宴會廳


【報導一】 記錄◎常提

藏傳比丘尼慧空法師來訪的第二天,與僧大同學們互動交流,現場的主持、翻譯分別由僧大同學常藻法師、常鑑師、常寂菩薩擔任,對大家來說真是新的嘗試與體驗。整場交流會進行得順暢,氣氛溫馨,語言並未造成分享交流的障礙。
慧空法師先以「亞洲僧團在西方所受到的挑戰(Challenges for Asian Sangha in the West)」為題,為同學們介紹他在北美洲的觀察。
首先是語言,尤其是英語,目前是最為流行的語言,如果要到西方弘法,語言是必要的工具之一。
第二項挑戰是地方宗教或文化所造成的偏見或歧視。例如法師身為白人女性,她的僧相外形常給西方人一個「背叛了基督宗教」的刻版印象,而常遇到陌生人的異樣眼光。
經濟支援也是一大挑戰。在西方不如在亞洲國家,一般人沒有供養僧人的觀念,因此經濟問題不像在亞洲國家那樣容易解決。
必須多才多藝,以配合西方人理想宗教師的形象,例如帶小孩、辦教育、心理諮商……等等,這使得宗教師相當忙碌(牧師亦然),尤其是心理諮商,耗費時間長、成效不彰卻不容易拒絕,其實這些應該要由專業人士來處理的。慧空法師分享,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就教導他們打坐,至少可以讓他們獲得一段時間的沉澱、儲存一些能量。
西方人對於藏傳、南傳、日本禪……佛教的各個傳承都有些接觸,知識水準普遍較高,社會文化多元,如果要在西方弘化,對佛教的各種傳承、派別等要有些基本了解,對當代社會、政治議題、時事也要多方面學習、認識,才能回答他們多樣的問題,尤其較具有爭議性的主題如同性戀、死刑廢除等,最好也要有所準備。
不要預設立場,西方人沒有輪迴、業力等的觀念,勿以亞洲文化的觀點來與他們互動。人們多半時候是帶著成見、從批判角度發問,例如「誰說佛陀是最好的老師?」、「據我所知斯里蘭卡那裡的佛教徒男女之間非常的不平等,但佛教不是講求眾生平等的嗎?」西方人追求物質生活,在資本主義的觀念背景下,出家人常被質問「世界上有那麼多孩子在挨餓,你們怎麼花那麼多錢蓋寺院?」、「你怎麼用那麼好的手機?」……還有些人把佛教與其他宗教(如印度教、新興宗教等)混淆了,或對修行其實不感興趣,但對瑜伽、素食卻很熱衷。
西方人的熱情擁抱、親吻是日常見面禮,這對出家人來說當然是不合戒律的,卻不好拒絕,如果拒絕了可能被視為冷漠無禮,甚至種族歧視(例如對方是非裔美國人),握手禮是退而求其次的權宜之計,但可能被誤以為出家人很高傲。慧空法師說,以上種種狀況都可能會發生,但不要失望,西方人追求物欲的執著心需要被引導去做自我觀察、學習出離,保持開放的態度,使他們敞開心胸,再善用佛教戒律的觀念來幫助他們。
在北美,佛教出家人的生活特點之一,就是少有同參道友,要自己尋求善知識的護助。人們平日忙碌,週末才會親近道場,在平常空閒的時間中,自己要能自制、策勵自己精進才行。與出家眾相比,在家居士通常較受西方人歡迎,因為人們對出家人有些成見、覺得出家人是怪人(比如說,比丘天生是不愛女人的等等)。對於這些現象,要有心理準備。
慧空法師分享北美的弘法經驗,讓同學們對於未來於西方弘化的夢想,開始有了一些具體的著力點。
第二階段的交流互動,僧大同學們將要提問的內容事前做了收集及翻譯,一共有四頁的問題請教慧空法師,法師善巧地將它們與現場發問的解答融貫,一起說明。
怎麼確定自己適合出家?法師說,出家的好處,是有最大的自由,可以全心修行、解脫、利益眾生。對於僧大同學,尤其是行者,要常常回到初發心,每天搭衣時問問自己,這條出家路是否真是熱切地想繼續走下去的。
真正的快樂是什麼?佛陀所教導的,是出離無明愛染的永恆快樂,這與現代人的價值觀很不相同。而尋求永恆的快樂也是慧空法師出家的初衷。他童年時與家人住在海邊美麗堂皇的玻璃屋裡,父親非常富有,隔幾年換房子、每年換新的私家車、換新的私人飛機……但在幸福美滿的包裝下,隱藏著不和諧的夫妻、親子關係,父親也沒有知心的朋友,非常不快樂。未出家前的慧空法師年輕時曾是國際衝浪選手、當歌手出唱片,追求名利生活的過程,卻不能為自己的內心世界帶來滿足。曾有過的一次婚姻也不能為她帶來快樂,幸福都是表相。因此當她決心出家時,是確定而懇切的。在達蘭莎拉15年的早期出家生活中,與西藏難民朝夕相處,她發現他們失去了家園、親人,甚至一切所有物,卻仍然快樂,這是因為他們受菩提道次第廣論的「人身難得」觀念影響,能用正面思考的方式,去面對苦難。在印度,遭毒蛇咬傷、重病療養期間,法師深刻體會了苦,「為何沒人幫助我?」、「為何那個人不來看我?我以前對他那麼好!」種種的身心煎熬,讓法師下定決心要脫離苦的輪迴,並從佛法中找答案。他說,從未想到放棄出家路,因為她已為了出家放下了太多。
法師鼓勵同學們,僧團能給予的最好訓練就是消融自我,放下我所要的。而人生的種種困難,是幫助自己轉化煩惱、成長的善因緣。可以使用二種方法,一是不斷地捨〈Let it go〉,別被自己的想法障住而不快樂;一是慈悲觀的練習,每天早晚利用10分鐘的時間,觀想,對眾生起慈悲心,可轉化仇恨與煩惱。而每日的禪修練習,對於在混亂環境中的安定有變魔術般的效果,發現心不安時,就觀呼吸。面對劇烈的環境改變,當我們走出自己的安全地帶時,例如到印度,發現自己又累又渴、環境不乾淨、人們又不友善…時,才是真正修行的開始。面對不同族群的人,長養慈悲心的方式可用七覺知,去發現眾生平等、人本質是相同的。
慧空法師不僅致力於藏傳比丘尼受戒、學戒的賦權,更希望對尼眾教育、全球佛教女性都能有機會獲得基本生活需求的滿足,有受教育的機會,而能發揮己力,奉獻世界〈在許多國家,女性連基本的溫飽都成問題〉,希望未來佛教教育、師資、弘化事業不再受限於性別差異〈世上有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有女性出家眾〉。
慧空法師送給僧大同學的勉勵是「念死法門」─早晚勿忘無常,一日結束前,回想、隨喜自己今天修行己的功德,並迴向給一切眾生。
法師最後以一段梵唱為眾生祈願、願眾生永離恐懼憂惱,作為今日交流活動的圓滿儀式。法師柔和的音聲、慈悲的攝受力,讓許多同學都感動落淚。交流活動圓滿,僧大法師和同學們與慧空法師合影留念,以記錄此一難得的殊勝因緣。


 

【報導二】 記錄◎常懷

相當難得又殊勝的因緣,由僧團三學院邀請到了慧空法師來法鼓山,並於七月四日上午,特別為僧大的同學開示與勉勵。主持人、英翻中、中翻英分別由僧大一、二、三、年級行者、學僧來擔任,在聆聽開示的同時,也提供僧大同學成長的機會。
慧空法師分享了他在西方弘法的經驗以及碰到的困難,例如西方人沒有業障、業力等觀念,也常會提出問題來質疑佛教,另外在西方弘法又要做哪些準備?方式上做哪些調整?才能接引西方人學佛,認識佛教法師也給了很多建議。法師開示後僧大同學分別以中文、英文提出修行上的問題請教法師,尤其是法師從衝浪選手道科手,最後出家成為藏傳比丘尼的歷程,讓大家很好奇,慧空法師分享,她過去的身分看似可以給她快樂,但其實不然,出家修行後,才真正得到快樂,內心得到滿足。
她曾在印度達蘭薩拉與西藏難民一起生活了15年,也是轉化她想出家的原因之一,她發現西藏人失去了國家、親人……,什麼都沒有,卻能保持著快樂,來自他們學習到佛法的觀念──人身難得。
因此法師勉勵大家,日常生活中可練習「念死」的法門,精進修行,不要浪費生命,並能善用自己的優點與特質去學習,才可以幫助更多人,用「放下」與「停止聯想」等禪修方法來處理自己的煩惱與妄念,練習消融自我,用感恩心及慈悲觀面對困境。
慧空法師更期勉大家能有廣大的心量,多參與國際性的佛教事務,不分宗派,幫助需要幫助的尼眾,讓全世界的尼眾發揮潛能,有能力、有機會為人類、世界奉獻,使我們的世界更美好。叮嚀大家睡前可做功德回向,願眾生皆能得到修行的利益,最後慧空法師帶領大家合掌祝禱,她慈悲的聲音〈唱誦〉感動了全場,相信大家在法師的開示之後,除了瞭解西方弘法的現狀,也應該體會到能在法鼓山修刑事多麼幸福,必定會更加精進,努力學習,為眾生做無私的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