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僧大小記者
殿堂如何因一塊布而莊嚴?修行如何在針與釘間展現?2024年12月15 & 28日,僧大一二年級的學僧迎來了年度重要課程之一——「殿堂編布」實作學習。法鼓山榮譽董事廖美櫻菩薩與其同修曾國山菩薩,攜手編布團隊,將17年的編布技藝與護法心血,化為生動的傳承之課。
自聖嚴師父囑託美櫻菩薩與團隊承擔編布工作以來,她始終懷抱初心,以慈悲與堅韌將這門技藝薪火相傳,讓「樸實莊嚴」的道風代代延續。17年的不退轉,她用初心編織匠心,從青春年華走到白髮蒼蒼,而法鼓山的莊嚴之美,始終未曾褪色。
美櫻菩薩以一張張珍貴的歷史照片,帶領我們回溯法鼓山莊嚴美學的發展軌跡,生動展現菩薩們如何在艱苦因緣中,織出承載信仰的「法鼓風格」。今年更為特別的是,美櫻菩薩將這些珍貴的技藝瑰寶製作成教學影片,並在課堂中錄製全程,為未來的傳承精心保存了寶貴的資源與智慧。
實作課程中,菩薩們耐心地傳授編布的基礎技巧,從丈量、摺疊到固定,每個步驟都講解得細緻入微、層次分明。「與布培養感情,它才會聽你的話。」這句平實卻充滿智慧的叮嚀,道出了這門技藝的精髓——用心、專注,方能展現莊嚴之美。
編布不僅是一門技藝,更是一場專注與耐心的修行。從正反交疊到對齊拉高,每個動作都需謹慎拿捏,既要追求齊整有序,又要保留靈動的韻味。看似簡單的布料,在我們的用心投入下,逐漸化為莊嚴而和諧的壇場。
在菩薩們的親切指導與默契合作中,每一張供桌、每一條桌布都承載著修行的意義。這堂課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修行並非僅在禪坐與誦經中,而是融入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從一釘一針中彰顯禪修的智慧與美感。
一針一線,縫織的是法脈的延續;一布一釘,承載的是修行的初心。透過殿堂編布課程,我們在實作中深刻體會莊嚴國土的真義,也由衷感恩菩薩們以護法精神化為春風細雨,默默滋潤著未來的弘化之路。
隱私權聲明5
會員條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