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寬和法師
法鼓山僧伽大學邀請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所鄭凱元教授,於三月十三日下午進行以〈莊子與無我〉為主題的「作務與弘化」課程講座。鄭教授以幽默風趣的言談分享自身的哲學研究經歷及從生活中的體悟,並通過西方哲學的方法,探討莊子思想中的「生死」及「無我」。
在講座中,鄭教授提到莊子對「死亡」的態度,引用「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強調古代的真人既不喜愛生命,也不厭惡死亡。莊子喪妻的故事則說明了生命的變化和死亡是自然規律,人無法干預,因此不必為親人的離世而憂傷。
此外,鄭教授進一步討論了「主觀性死亡」。他引用〈齊物論〉中的兩段文字,描述南郭子綦在打坐過程中的「喪我」體驗,以及大衛·休謨《人性論》中對「自我」的討論。這些思考引出了人對真實的認識和存在的疑問。
最後,鄭教授再提「至人無己」、「莊周夢蝶」是對生命流轉更深的體悟。是莊周夢到自己變成蝴蝶?還是蝴蝶夢到自己變成莊周?都是一場夢,再做分別此是莊周,彼是蝴蝶,稱之為「物化」。物質世界因分別對立形成,究竟誰能夠透徹這個過程和內容?
整場講座結構清晰,對正在學習禪修的學僧們具有相應的啟發。同學們踴躍提問與討論,與鄭教授的互動愉快。因時間有限,在場的同學們都感到意猶未盡,鄭教授邀請僧大同學有因緣到雲來別苑時,可以一併安排去陽明交大走走,再一起對這一主題進行更開放的探討。
隱私權聲明5
會員條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