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活札記
【多元成長】——男眾部暑期實習分享會

◎圖文/僧大小記者

法鼓山僧伽大學於7月6日舉行畢業典禮後,男眾部學僧隨即展開暑期實習。一年級學僧赴天南寺景觀組,三年級則前往法鼓山慈善基金會、護法總會服務處及護法總會關懷院進行學習。五、六年級的學僧則進入禪堂,學習禪七的整體運作。開學前,男眾部學務處於海會廳舉行暑期實習分享會,各學僧分享了實習中的心得與收穫,展現了各自的成長與體悟。

在天南寺景觀組實習的寬吉法師分享了景觀維護的艱辛,回到法鼓山後對景觀組奉獻的菩薩們感恩。在法鼓山慈善基金會的寬許法師表示,慈善工作的推動源自佛法中的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與同事,這些法則指導著慈善事業的發展。寬志法師在實習中接觸了弱勢家庭,深刻理解他們的生活困境,他強調除了物質支援,精神與心靈的慰藉同樣重要。他還分享了在病院見到照護人員悉心照料患者的場景,提醒自己要以慈悲心對待每一個眾生。

在護法總會服務處實習的寬因法師談到,僧大時只需專注於個人修行,但面對大眾時,需要學會如何安定他人的心。寬敬法師提到,在福慧關懷課程中,看到同學們勇於表達並能包容他人立場,讓他明白自利利他的真義。他期許自己能將課程所學應用於未來的修行與弘法工作。

在護法總會關懷院實習的寬承法師期望,透過佛法的關懷,往生者及其家屬能夠獲得心靈的安慰。寬契法師則表示,即使在實習中只接觸了關懷工作的部分環節,他仍全力以赴,並從中學到了很多。

禪堂的實習經歷也讓學僧們收穫良多。擔任禪七副總護的演勁法師表示,修行的核心在於放下執著,當心無法安定時,可藉由放鬆、數息或念佛來調整自己。擔任監香的演維法師則分享,通過觀察自身與禪眾的心境變化,他學會了接受並發現心境轉變的力量。

寬恩法師回顧了自己從禪眾到內護的轉變,他發現工作雖然繁重,但這也促使他成長與進步。俄羅斯籍的演誓法師分享了他擔任悅眾的經驗,他起初專注於梵唄唱誦,後來體悟到專注當下的過程才是修行的真正意義。

學務長演道法師在分享會上鼓勵學僧們勇於承擔責任,強調實習是領略寺院運作的機會,能將佛法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從而在未來的修行和弘法工作中獲得實踐經驗。

此次暑期實習,讓學僧們不僅在相關事業體認識上有所提升,也學會了如何將佛法應用於現實生活,為他們未來的修行與服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Language
招生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