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僧大小記者
10月16日、30日復健科許書業醫師,來到法鼓山僧伽大學「作務與弘化」課程,與僧大同學分享身體動作與「氣」和健康的關係。
「眼睛向右,頭向右。眼睛向左,頭向左。」簡單的口令和動作,有助於去掉平常多所作意的「想」,使身心一致。平常多加練習,讓身體的氣往下沉降,氣在身上便能夠有較好的流動。許醫師說:「身體的觸受不是預設或想像出來的,一旦作意,就是在思考。」無論是指尖熱熱的、頭皮涼涼的,甚至沒有感覺等,都只是練習去體驗身體的覺受。
「走路走對,有感覺,那就對了。」第二堂課,許醫師重點教授如何啟動正確的走路姿勢,讓氣像腳踏車鏈條一樣在體內運行不斷,自然形成循環。互動問答中,許醫師也分享了日常生活中常見動作的小訣竅,例如站立時膝蓋不完全打直、抬東西不用上全部的手指頭、打坐時二隻手臂結法界定印的角度等,透過比對和體驗只是些許不同角度的相同動作,去感受身體的鬆緊,都可以使體內的氣有更好的流動,改善身體健康。
演鼓法師於講座結語時提醒大家:二天的課程學習,有助於平時身體的保健與覺察,是打坐禪修安定身心的前方便;需留意的是,打坐的時候只要坐姿端正、身體放鬆了,就要把身體放掉,轉而練心,對於各種覺受只是清楚知道,沒有期待或希望身體怎麼樣,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隱私權聲明5
會員條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