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活札記
2019.3.16僧伽大學「招生專案」-二○一九台北德貴自覺工作坊

面對面的互動關懷,持續深耕佛法心田

一般人在翻轉生命的過程中,往往會無助不安或摸不著方向,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自己到底行不行。「與其陷在這樣的抉擇中,不如直接告訴他怎麼修行、如何調伏身心、怎麼透過佛法來看待世間。」僧伽大學教務長常啟法師開宗明義地說,「自覺工作坊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持續的陪伴。」

為了讓參加過「生命自覺營」的學員們,在修行的路上有善知識相隨,僧伽大學自二○一八年起開辦「自覺工作坊」,今年更將關懷線由台北延伸至桃園、台中、台南、高雄、澳門、香港及新加坡;以「自覺覺他」為主軸,串連起「覺悟好生活」、「傾聽與表達」、「破繭而出」及「生命轉彎處」等不同地區主題。

三月十六日在台北德貴學苑,由常啟法師帶領的「自覺覺他之傾聽與表達」,傳授的是以自我覺察為基礎的溝通心法。課程開場,先放映自覺營回顧影片,勾起今年年初,那段生命曾有的沉澱及反思。隨即進入本次主題:運用佛法的觀察,進行「由內而外」的溝通。法師整理出三個層次,從覺察自我內在運作機制(覺我);進而同理、傾聽他人並表達(覺你);最後,在整體因緣觀中,不迎不拒、隨緣盡力(覺他)。這同時也是不斷循環及提升的「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自我」,也是從小我、大我到無我的歷程。

溝通那麼難嗎?什麼障礙了溝通?透過「共識圖」遊戲,同學身歷其境地感受諸多溝通雜訊。「同樣畫正方形,你畫的跟我畫的就是不一樣。」「若大家都在對話,很容易漏掉一些細節。」「感覺很挫折,主講者用盡方法讓我們理解,但我們就像盲人畫畫。」「如果有時間,或許可以畫得更像,但中間又會有很多情緒及複雜想法。」「我覺得很重要的事,大家居然都沒聽見,而且沒人跟我確認。」「我們有組員坦稱自己理解力不好,這是他的自覺,卻幫助我們更清楚目前狀況。」法師最後總結四大溝通障礙:道德評判與價值判斷混淆、進行比較、迴避責任,及強人所難。

「我們常常將觀察及評論混為一談。」「或在溝通時,跳過感覺,直接進入想法及評論。」什麼是客觀的觀察?與評論有何不同?描述自己的感覺有何重要?如何提升感覺力?「放鬆」及「覺察」是兩大基本功,在「觀受是受」的動禪中,體驗身體的覺察及放鬆,接下來,就要練習覺察及區分心的運作。法師列出一些日常生活對話,讓大家練習分辨「觀察與評論」、「感受與想法」,並對應《俱舍論》中的五遍行心所:觸、作意、受、想、思,來解釋我們內在「身體覺受、情緒感受、解釋想法、意圖決定、表達行動」之間的互動模式,以及「心」如何關鍵性地影響我們對外境的看法及反應。

延續這次活動到下次活動間,回家的日常練習是必需的,常啟法師以自己每日書寫的「自知錄」為例,分享「三發模式自省表」,覺察「發生、發現、發展」:觀察發生的現象,不與評論混淆;發現與外境相對應的身心感受、情緒及其原因;最後是發展,也就是我們的了解及體悟。

「僧大的教育,是透過彼此關係的建立,在具體互動的相處中,練習佛法、自利利他。」延伸這樣的理念,自覺工作坊將更多修行的核心觀念及實踐,融入更多人的日常作息中,「重點是,法師可以直接去關懷這群想修行的人,當他們在生命現場實際遇到困境時,知道有人可以問。」常啟法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