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語僧語
【2022】宗教師教育_樸耘教育園區體驗 演預

這次的參訪,總覺得有許多心得,但比起具體的畫面和語言,更深刻的是一種觸動感,一直想好好整理再寫出來,結果好幾天都還沒完成,只好憑感覺把印象最深刻的寫下來。

這次參訪,在知識面確實多了與環境保護、自然農法、農業相關等知識,但兩天過去之後,持續留在心中的,還是菩薩們老老實實、一步一腳印的實踐,所傳達的無聲的力量。

在福君菩薩身上,看到實踐的力量不僅影響自身,也影響到身邊的人。不管是福君菩薩,或是曾看過的,那些也在各自關注的領域,努力著的菩薩們,看著他們,常常會被這些力量所觸動,也發覺並不是事情本身觸動了人的心,而是從他們的作為中,所感受到的他們的心。

在過程中,聽著不同人的分享,除了拓展了不同的知識、觀點以外,也常會從心中生起一些複雜的感受,從中發現自己面對這樣坦然而無懼的心,感到慚愧、感到敬佩,也感到這世界還有人以這樣的心活著,真是太好了。

也如同常啟法師說的,這樣的生活在我們眼中並不簡單,但因為這就是他們的生活,所以對他們來說是簡單的。我想這並不是指這些事做起來真的很簡單,而是他們能以一種平常心,時時刻刻過著這樣不簡單的生活,數年如一日,而目的並不是為了自己。不為自己,卻仍願意以這樣不簡單的信念與生活方式,讓自己安住在其中,就像是菩薩,就是菩薩。

寫到這裡,我突然發現,自己感到觸動的原因,有很大部分是因為覺得看到了一位老實修行的修行人,而覺得感動。

而有關這兩天的許多活動,自己會覺得很多活動是希望讓我們體驗到,如何以一種平和、平等的姿態,與環境共存、互融,去想起我們也是整個環境中的一份子,而不是主人。

而在和溫室、人造物的對比之中,雖然一時難以用語言描述,但以自己的感受來說,的確會感到心中有一種對立感慢慢浮現出來,不是好壞的對立,是我和你,主體和客體的那種對立感,也像是界線或框架,在整體中區分出自他、人我、自己與環境,當不感覺自己與環境是個整體時,自然也就不會感到世界與自己有所連結。

我想起某次我試著回想自己所能觸及的最早回憶,是從落地窗大門看出去的一片雲海,廣闊又空寂。無邊無際的高山與雲海,會讓人自然地感受到自己在其中是多麼渺小,如同陽光下飄動的灰塵中的某一粒塵埃,微不足道,並不特別,但也並不卑微。

在園區中與自然相處的時光之中,也感到在身處大自然,心中許多的框架會逐漸地融化。我想起小時候,爸爸想要轉換人生跑道,就帶著全家到山裡養羊、養雞、養狗、種菜,直到我要念小學,考慮到教育的問題才回台北。

也許也是這段在山中與世隔絕的兒時時光,也或許像菩薩說的,人親近自然的時候會感到放鬆,當自己比較靠近自然的時候,仍會感到一種熟悉與安定,有一種「回來」的感覺,心會回到一種安靜的狀態。

在回程的車上,特別能強烈感受到狀態的對比。回到市區時,忘了是誰稍微把車窗打開,環境的聲音流進車內,窗外的招牌燈光炫目,街上的人影匆促,一切揉合成一條五顏六色的聲光河流,我感到感官都被沖刷著,我覺得不太習慣,但我又想起,這是我們要耕耘、復育的人間淨土。

出家心行的課堂上,法師讓我們看師父有關人間淨土的開示,師父說過,眾生無邊誓願度,其中一個意思是平等的對待一切眾生、平等的把法分享給一切眾生。雖然關連性不大,但師父說的平等,也讓我想起身處自然時的感受。

我也是眾生之一,並沒有什麼不同,但在能所雙亡之前,我仍希望自己能練習著,以平等心去看見自己和身邊的一切人事物(原本是打一切眾生,但是覺得不夠具體),以及他們的苦,不要逃避。就像這幾天看到的,菩薩們的身影,清楚自己走在這條路上,清楚自己為什麼走這條路,然後就義無反顧地走下去,如同祖師大德與師父殷殷囑咐的那樣,老實承擔,老實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