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語僧語
【2017】風雨無阻的修行路-釋演復

演復法師

僧大女眾部學僧週日固定舉行「拜懺」,希望藉由定期共修,培養「沉澱身心」的習慣。而這學期,特別規劃兩次「朝山」。一次因颱風取消,這次遇到降雨機率70%,表決後「遇雨取消」以一票略勝「風雨無阻」。但當天如灰塵般的水氣,仍引導著同學們走向集合地。

 

只是一到戶外,水氣已轉為有感覺的雨滴,詢問是否回頭,卻無人駐足,隊伍持續往前。

 

為了讓大家能清楚聽見訊號,執掌引罄的法師只能在兩條石板路中間的空心磚上拜起,雖然一跪下去是爛泥巴,已感冒了還在淋雨,但心無二念,本著「護持」信念,守護著學僧們的發心。

 

投「遇雨取消」的行者菩薩回饋,看著一開始不情願的心,隨觀世音菩薩聖號,三步一拜、雙掌觸地、頭貼石板,體驗著被雨水、泥土、雜草弄濕的感覺時,在一個「怕弄髒圍巾」的念頭下,覺照自己的心抓著許多東西,自問要繼續被框住嗎?看清後,雨雖轉大,但心無抗拒。發現到衣服髒了,再洗就好!朝山後,轉為歡喜。

 

贊成「風雨無阻」的法師分享,當下受天氣影響無法投入,心夾雜許多妄念,晚上拜佛時,自覺沒有珍惜如此難得因緣,起大慚愧心,雖然這懺悔慢了許多拍,但心坦然踏實,不再感到愧疚。

 

整體朝山並不長,兩百公尺,四十分鐘。

在禮拜過程中,透過身體的動作,練習著心的謙卑。

於稱誦佛號的梵唄裡,藉由外在的聲韻,滌蕩內在的心音。

透過拜懺的因緣,發起想要改變的心,那股覺醒的力量,也在一次次禮敬中萌芽。

 

朝山後,適獲一段師父開示:

「修行人連一點雨,就起了退心,以後還能成就甚麼大事呢?」

 

很高興這次朝山和當時的法師們一樣,秉持著「決定的事,不能輕易改變,勇往直前,鍥而不捨」的心。即便一開始參與的心念不一,但大眾同走在修行的路上,朝著心中的寶山前進。

Language
招生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