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活札記
2020.02.26 作務與弘化課程報導 寺院經營分享

◎ 文 / 演澤 圖 / 常正

如同攀高嶺,山客須踏上層層階梯或條條的曲徑,逐步登高,方能攻頂;僧大的學習歷程,亦復如是,透過層次分明的課程,進而開掘出修行深度、累積作務弘化的經驗和視野。僧大女眾部學僧,在即將升上四年級的暑假,會被指派到各分寺院,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實習。本學期初的「作務與弘化課程」,可以說是這段歷程的延續,開展出的是對於分院經營的學習,亦啟發個人修學與人際互動的一層省思。

走進蘭陽分院,走進自己

看似生硬的課程名稱「分院經營管理」,但卻是以「溝通」作為主題內涵。

課程中,蘭陽分院的監院法師-常法法師,分享了學僧時代的僧俗轉換歷程、慈基會的領執經驗,擔任監院一職的體會。法師提及處於主管或領眾者的角色時,該如何面對組員在執事上的失誤、事情很多、很雜時,如何能安下心,把事與人照顧好,都是要留心的部分。也再再強調於「修行」與「出家」身分的提醒,點出:「我來出家,是為了什麼?」

不管在分院或其他單位,僧團法師有許多因緣,要籌辦活動、承擔大眾事。常法法師也分享,練習保持心的開放與放鬆,以及不怕被否定、願意從錯誤中學習他人的經驗與正面思考的心態。法師以自己在慈基會安心站的經驗為例:當籌劃的活動,因緣尚不具足,仍在醞釀中時,就盡力把當下的事情做好;如果不盡如人意的問題發生,且無法改變了,則無須責怪,因為能夠感動人的,在於人的盡力與用心,而不在於事的完美。

法師分享蘭陽分院從原先的地區辧事處,經由菩薩的積極奔走,到分院的成立、法師進駐,完成「三寶俱足」的心路歷程故事,啟發我們對於出家身分的自我期許,同時也看到了菩薩們對於修學佛法的渴求與僧眾的責任。常法法師期勉我們:「僧眾應多將心力與時間,放在佛法觀念的引導、知見的建立,以及對菩薩的關懷。至於事務性工作,則可善用當地資源,藉由「在地培力」,建構出組織的力量。如此一來,分院的僧眾與地區的召委,便可形成分工又合作的系統,進而組織內部的各個組別,皆能依照不同的需求,規劃相應的課程培訓。」

末後,法師送給我們的叮嚀:「自己用佛法,累積幫助他人用佛法的資糧。」,此趟參學之旅,最迴盪於我們心湖裡的是法師的僧命實踐-從各種執事經驗中,不斷地回歸到「修行」與「出家所謂何事」的這份承擔與自我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