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活札記
2020.03.02 【To Be 宗教師的發願與蛻變】

如何走上覺者的道路?法鼓山僧伽大學今年以「TO BE.Start from Here(成為.當下)」為主題,三月十五日上午將透過網路舉辦招生說明會,邀請青年一同學習自覺覺他,看見每位法師出離背後的初衷與願景。

僧大招生海報中,澄靜無波的水面,倒映著學僧剃度後的容顏,僧大教務長常啟法師說明「TO BE」的意義:「如同映照著初心願景的大方向,如影隨形不相捨離。」只要立足當下,步步踏實,便能往心中的大方向前進。一系列「TO BE」影片,法師們現身說法,述說童年心願及生命歷程。

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年輕時,夢想當小說家,「透過文字,描述世間的萬象。」出家後,看見聖嚴師父將各地弘化的經歷,化為生動的文字,發現原來書寫也是行菩薩道。演復法師童年志願成為發明家,如愛迪生照亮別人,長大後歷經九二一大地震和日本海嘯,省思生命的無常與脆弱,「為何人終其一生保護隨時會消失的東西?」也令他立定宗教師的志向。從小熱愛畫畫的常燈法師,深感自己「是個好命的孩子,可以付出更多!」出家後用繪本做生命教育,透過筆下造型逗趣的小動物,撫慰失親孩子走過生死關卡。

師父曾說:「龍剛生出來的時候,像蛇;象剛生出來的時候,像長著長鼻子的小狗;剛生出來的鳳凰,像小雞。諸位菩薩現在是龍子、象子、小鳳凰,但我們要學習發大悲願心,種下成為龍象的種子。」透過發願、行願,長養灌溉自己的菩提道心,終將發現道不遠人,每個初心願景,都將化為腳下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