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活札記
2018.04.04-文學與佛法之間,以「譯」為志 ─聖嚴師父與單德興

教務處專題

講題:文學.禪修與生死

講者:單德興(20180404講於法鼓山女寮大教室)

文/演澤

文學與佛法之間,以「譯」為志

──聖嚴師父與單德興

4月4日,僧大教務處邀請中研院歐美研究所的單德興老師,進行「禪修.文學.生死」的專題演講,僧大的學僧與執事法師之外,亦有不少執事法師共襄法宴。

身任文學研究學者、作者與譯者的身分,單德興老師在1998年便在師父座下皈依三寶。「那時候,曉得學佛與佛學不一樣。學佛這件事,一定要實踐、實修,要用生命與它相應。」單德興老師語調溫緩地回憶:「改變我人生最重要的一通電話,是1992年那一次。我在《人生》雜誌看到聖嚴師父要辦社會菁英禪修營。」禪修營是在法鼓山上最早的觀音殿舉辦,由師父親自指導禪修與開堂授課。深切體會著師父為弘揚佛法的努力奉獻與其善巧方便,禪修之路就此啟蒙。

1996年東初禪寺的禪七後,為報法恩,徵得師父同意,便翻譯師父的英文著作,再與師父結下更深一層的法緣。「文字轉換當中,譯者扮演重要的角色。」單德興老師提到,翻譯師父的書與其他著作有所不同。其一,同時作為譯者與皈依弟子,除了閱讀並親聞師父開示,更隨師打禪三與禪七,修學與翻譯並進。其二為所翻譯皆取文於禪七開示,是針對禪眾實修狀況所說的法,更是「硬碰硬」的禪堂實境呈現。於此,單老師說:「翻譯時,我會試著去揣摩師父講話的風采與風範,也去想像當時師父說話時的情境。」

懷著對翻譯與修習佛法的摯誠之心,單老師提出譯者之「譯」,一方面是語文之間轉換的「易」義,使文本容易被接受,同時保有不可變的文義,比如佛典的佛法教理;另一方面,「譯」也作「益」義,因一部好的翻譯作品,受益的有原作者、讀者及譯者,比如大翻譯家玄奘大師翻譯的《心經》,使人得以領會佛法大義。其中,譯者受益最多,受苦亦最大,因其需與原文「搏鬥」,譯文過程,可能有「路障」,譯者必須一一克服,步步老實地走。「那是非常踏實的學習過程,也是與人結緣的好機會」。在這個意義下,法師也是『譯者』,因為是將自己學到的佛法、體驗到的宗教經驗,轉化成他人能夠聽懂、接受的語言,並推廣開來。

老師長期於《人生雜誌》專欄撰文,善於從文學作品與文人的故事中,洞察人性與生命寓義,並表示文學最基本的,就是說故事,單老師笑稱自己在做「文普」(文學普及)的工作。然而,法師們能把佛法與人生經驗與故事作結合,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寫出或說出,便是在做『佛普』!一如聖嚴師父早年有感:「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誤解的人這麼多」,從而善盡一生都在做佛法的普及化、現代化和國際化的工作。單老師最後鼓勵僧大同學:「各位是佛教的龍象,如何把自己的所學利眾,說故事的能力可能是蠻重要的。無論是佛典的故事,或者世間法的文學名著,如果能用故事,來連結我們體會到的佛法與修行心得,將可接引更多的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