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活札記
2018.04.11-《法的療癒》座談會 追憶杜正民老師

病痛中仍微笑 杜師母:他讓我對佛法更具信心

文:僧伽大學小記者

能說上再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到現在為止,我不覺得他曾離開過…」,在杜正民老師往生將滿兩年後,他的妻子張雪卿(以下稱杜師母),帶著杜老師在人生最後階段完成的佛法實驗《法的療癒》,與文化中心副都監果賢法師、聖嚴書院講師郭惠芯,於4月11日午後來到法鼓山僧伽大學,與學僧們分享杜老師如何在十年病痛中,親身力行佛陀教法。

我滿喜歡坐在病房裡感受花園的氣息,享受每一個當下,清楚、靜心去看生命和自然的關係。一般認為生命的終點是死亡,事實上生與死是一體的。

 

  • 杜正民 於11.19關渡馬偕醫院

向醫學生談「法的療癒-佛典的療病關與生死觀」

 

臨終前,微笑依然,杜老師彷彿不受病痛干擾,在半昏迷時,見到有人來訪,「他再不舒服,都會張開眼睛,合掌微笑問候對方。」,杜師母轉述在病榻見到的杜老師,其實一開始也無法如此坦然面對癌細胞無情佔據,那種痛到無法言喻的「痛」,杜老師只能用念誦《心經》來轉移目標,卻只是更加感受到「痛的真實不虛」。他反問自己,為什麼學佛二三十年,卻在生死關頭時用不上方法?

 

自省帶來新契機,杜老師在《雜阿含經》的病相應群經,找到佛陀為生病的僧俗弟子開示。杜老師在經群中發現不論是長老比丘、或是在家居士,當人遇上病痛難耐,「法」總是被拋到九霄雲外,核心的問題出在於「我」。從經文中再與自身的病症連結,杜老師找到用上方法的著力點,重建自己的生命觀、明白自己最放不下什麼,進而能放下什麼!

十年之間,杜師母陪伴在杜老師身邊細心照料,雖已有準備,不過分別來臨,還是有種失落在心頭,「我知道他會死」,但是世俗上後續的事情,要怎麼做實在不知道,杜師母道出在那刻來時,也是慌了手腳,「我做了多少此的練習,但在那個當下,心是不會安…」。

 

然而杜老師在臨終時的安詳自在,卻讓杜師母提起對佛法的信心,「謝謝他成就我、渡化我!」,杜老師用佛法來安因病而亂的心,「我看見這樣的成果,覺得我也可以走這一條路。」,現在的杜師母選擇深入經藏,「以前都總覺得,我是幼稚園小朋友 他是大學生。他跟我說什麼佛法,我都聽不懂。可是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後,我終於淺嚐到一點了法味。」。

說再見,不是件容易的事;說了再見以後,要學習單獨地走更不容易,杜師母透露,帶著《法的療癒》經歷一場又一場的座談會與大眾分享,這也算是「自我療癒之旅」。面對至親逝去,心頭缺了一塊地,要療癒總需要些時間,而或許療癒也不是要將痛除去,而是知道自己為什麼痛了,因此可以受得了痛。

 

    病重、即將往生的人,該怎麼去面對自己的去處?如果沒有明確的答案,一定會很徬徨無助,但佛陀就是不談這些,他只是帶著病者,再一次提起方法,破除我執。

—杜正民《法的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