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活札記
2018.04.16-2018年僧大女眾部校外教學─「緬懷師恩─尋根之旅」報導

文/釋演澤、釋演復

圖/僧伽大學

每學年春季,是法鼓山僧伽大學校外教學的日子,為使學僧增廣見聞,拓展僧命體驗。4月16日至18日,僧大女眾部以「緬懷師恩─尋根之旅」為題,參學 聖嚴教育基金會、農禪寺與開山農舍、安和分院、中華佛教文化館,及果祥法師位於北投的自然農法菜園。第三日清早,僧大師僧與隨行的六位外護菩薩,從農禪寺出發,徒步行腳回法鼓山。距聖嚴師父捨報的2009年,近十週年的今日,此趟參學行旅,對多數未曾親炙師父身教的僧大學僧,特有承先啟後的意義。

首日第一站,即是位於台北市中心地帶,當時仍是中正精舍,於2006年成立的聖嚴教育基金會(簡稱聖基會)。因近台大醫院,是聖嚴師父晚年安養的主要住處。聖基會執行長楊蓓老師回憶起師父曾對草創時期的董事們說:「法鼓山做的事情,你們不要做;法鼓山沒做的事情,你們做。」基金會的遠景,即是:在學術推廣與弘化著述上,加強漢傳佛教在世界的推展。目前正著手進行拍攝聖嚴師父一生為題材的紀錄片,以及聖嚴漢傳佛教研究中心的創立。

漢傳佛教乃至世界佛教的推展工作,是聖嚴師父一生耕耘的田地,而法鼓山至今亦被師父的願帶著往前走。視野遠大的悲願,如何落實到日常的修行生活?師父捨報後,僧眾們如何繼續修學,傳承師父的願?農禪寺監院果毅法師在下午的「了解佛教的現況與未來」座談,說道:聖嚴師父是其時代造就出來的,很難有人能取代,「我們真的不可能和師父一樣,但我們努力。」師父的色身捨報近十年,法身依舊發著光,然而「光,不會永遠都在,除非我們努力發光。」晚間,我們來到1994年成立的安和分院,監院果旭法師以一種不斷看到機會與希望的正面思考方式,為我們介紹安和如何成為法鼓山的一扇門窗,接引更多的人找到生命著力點。面對繁雜的法務時,法師說:師父60歲創建法鼓山,到70歲做了更多的事,80歲做了超越前70年的事「累,想到師父就立正站好,不累了。」

第二日親臨文化館拜會二師伯並與副住持果祥法師有約,法師從東初師公談到師父,再回到自己的出家因緣,回憶中的師父具有嚴厲、親切、宏觀與細微的不同面向。當了師父25年的閩南語翻譯,成為師父最早期的弟子,一直以「做自己能做的,做的一切是為法鼓山的理念,佛教的事情」為己志,以對師父的仰慕及佛法的熱誠為道心的基礎。下午來到位於北投的菜園,實地體驗法師所倡導的「心靈環保自然農法」,似乎更真切感受到師父所說的「建設人間淨土」不只是在人與人之間,更擴展到人與一切眾生之間。

從農禪寺行腳回法鼓山的前一晚,果毅法師協力邀請果仁法師、果寰法師、常懿法師與學僧對談。四位法師分享十或二十多年的出家歷程,及與聖嚴師父的師徒故事,使學僧一探戒長法師們的僧命風貌,並從法師追憶與聖嚴師父的互動,體會到法師們深刻感念師父對弟子們的用心關懷。

歷經12小時的行腳,我們回到法鼓山,師父創建卻走了20多年。這趟尋根之旅,不是地點的移轉,更是自我生命的深層叩問。透過法師們的分享,回到歷史的場景,感受到聖嚴師父的悲願,藉由一代僧命,傳至下一代僧命的旅程,僧俗四眾共同肩起「安僧度眾」的如來家業。三日的校外教學,所見的不僅是眼前景色的物換星移,更是生命故事流動當下的心地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