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二○一七)暑假至美國Google和Apple兩家企業總部參訪,地點座落於舊金山灣區西岸的矽谷,創新的科技產品與服務,引領全球趨勢,甚至改變人們的生活型態,不過兩家公司卻有著極其不同的企業文化。
走進Google園區總部,穿著可愛鱷魚裝的守衛主動打招呼,臺灣來的工程師為我們解說企業使命、管理方式、員工文化與福利等。扁平式的組織,讓基層員工都能直接與公司CEO對話,創辦人每週一次與全體同仁午餐聚會,傾聽同仁的聲音;人才召募由整組團隊一起聘任,採「議會制」管理,淡化上下的主從關係;所寫的程式完全公開,讓人能站在既有基礎上開展創新;提供像家一樣的工作環境,讓生活和工作更快樂而有效率,讓人感受到「開放透明」的文化氣息。
而Apple總部,銀色極簡的建築圍繞,整齊安靜,大廳的景觀樹被修剪成俐落的圓形,乍看還以為是塑膠做的。園區警衛森嚴,禁止拍照與喧嘩,為我們導覽的菩薩,需要刷卡七次,才能到達她的辦公室;員工彼此之間不知道各自負責的工作,也禁止談論,呈現出「隱密內斂」的企業風格。
兩種企業文化,一個積極開放,一個隱匿密行,展示成功沒有固定模式,只要善於發揮自己的特點與生存方式,便能留存於世。
然而,漢傳佛教僧團的修行特色,不是要踏遍紅塵,處處留痕,更非隱蔽山林,銷聲匿跡。聖嚴師父曾說:「修行是超越世俗的羽翼。」常寬法師更進一步舉例,出離心與菩提心,如同鴻雁的一雙羽翼,兩者兼具才能自在飛翔。此外,雁鳥還必須組成團隊,相互鼓勵提攜,也才能飛得安全長遠。唯有「紅塵不迷亦不離」的團體,才能不被社會淘汰,續佛慧命、紹隆佛種。
本文節錄自法鼓雜誌338期 教育文化版第四篇
隱私權聲明5
會員條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