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語僧語
【2019】與佛同聲共息 – 釋演復

印度朝聖行

◎釋演復

生命自覺營圓滿後,緊接新春活動、傳燈法會,出發前往印度前兩天才開始打包公用與隨身行李,彷彿一趟求道之旅的行前準備。不斷反覆思索:這些真的需要嗎?覺察出家前後的打包重點不太一樣,除了考量己身,同時考量如何照顧他人,更多的是練習拿捏「適度與適量」。

出發後,連三天馬不停蹄,從德里經瓦拉那西,到悉達多太子出家證悟之地菩提伽耶、初轉法輪的鹿野苑。第五天到王舍城,參訪那爛陀大學及其博物館、上靈鷲山繞佛做晚課,並前往竹林精舍和頻婆娑羅王的牢房遺址。

行程到了第六天,對於佛陀成道以來經過的路線,開始有了立體的認識。當天在毘舍離「佛舍利塔遺址」繞塔晚課後,團長果幸法師引導眾人一邊打坐,一邊回顧我們所經之地,正是佛陀過去步行之處,不僅是時空中有形的想像,而是踏上佛心行的道路,憶念佛陀傳法弘法的功德。晚上小組分享時,法師進一步指出這次佛陀聖跡巡禮的緣由,乃是對聖嚴師父圓寂十年的緬懷。佛陀一生所做的,師父一生也如此而行,那已經學佛的我們呢?

當晚的分享,很多菩薩都對前一天在那爛陀大學中,見到玄奘大師的寮房印象深刻。想到大師徒步至印度並留學數年,帶回諸多經典並將佛法傳到東土,感恩之情無以言表,對於匯集當時頂尖佛學研究人才的那爛陀,除了腦中的大學榮景,更深的是焚毀半年、死傷無數的哀痛。這段歷史也提醒著我們,佛教要能利益眾生,才不致走向衰滅之途。此時浮現每日早晚課恭誦的〈菩薩行〉,正是師父指點我們要走的學佛道路。

到達最後一個巡禮之地──祇樹給孤獨園,眼前當下所見就像《阿彌陀經》描述的景象,高聳的菩提樹、綠意盎然的草地,梵聲不絕、鳥鳴輕綴。眾人在說法台上晚課,恭誦《阿彌陀經》,心音未絕,隨文所述步入淨土。離去之際在台前長跪發願,願生生世世不離善知識、聽聞正法,盡形壽獻生命,善護正法久住。

此次西行,雖非取經,亦為取經,因重新開啟了對佛與佛所言之法的認識,地景變得立體,所誦經文漸增臨場之感。憶念的佛不再距離遙遠,而是同聲共息,踏在同片土地上,親切如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