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語僧語
【2022】向死而生 善用人身 常啟

「這一生你想活到幾歲?」辜崇瑜老師在生死學課堂上這樣提問,便給了我們一人一張問卷計算表,共有約30個問題,例如不抽菸不喝酒可加兩歲、最近一年有收過超速罰單,就減一歲…等等,我們從70歲開始依提問作答,增分減分後,我可以活到84歲。而後,將一長條紙上以五歲為一單位,從0~84歲畫上一格一格的刻度,再把現在的年紀畫上去,撕下已經活過的刻度,剩下的就是計算後未來可以活得年歲。
老師要我們回想,剛剛預計壽命時和得知計算後的年紀有何感想,還有,剩下的那一段短短的刻度,你想怎麼過這些日子?
其實我一直沒去想預計的壽命,所以那一欄空白,因為對我而言,量化的壽命從來不是重點,老化的生命品質才是,若年老力衰沒有尊嚴,寧願少活;若四大能調,身心皆能自理,但無法發揮意義,好好利用此身利益他人,也寧願少活。於是就從來沒去想到命盡的一天,然而不去想,不代表不會發生,不去想,也可能是隱藏的否認。不過,計算後所剩的壽命要如何過的這個問題,反而讓我開始反思。拿著剩下壽命紙條的我,想著衰老與死亡的不可避免,不去面對就不能運用它,反而會被它擺佈與利用,甚至是不甘心的對抗日漸衰老的身體,而抗拒本身就是痛苦。
一旦停止否定死亡的必然性,便可充分利用這珍貴人身所賦予的時間,訓練自心,讓每個觸緣的機會都能奉獻自己,趨向自他快樂的解脫之境;一旦我們接受自己的無常,就會發願,不再無意義的重蹈覆轍,或在帶來更多痛苦的事情上浪費時間,讓有限的生命,活出意義來。更進一步,我們要學的,不只是透過死亡了解世間真理為何,或是了知一切事物必然會改變而已,而是要離苦。接受一切現象無常的重要性在於,它宛如一把智慧劍,能夠斬斷重重的僵固、虛幻和迷惑,讓一切如其所是的流動,於是每個當下就會更清明,更有自信,並在其中放鬆,不去抓取的任其漂流。這或許是生死學教育的其中功用吧!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