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語僧語
【2018】禪無所求-釋演廣

演廣 2018/11/19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中總有很多事情無法掌控,想要的東西,偏偏追求不到,希望不要發生的事,卻難以避免,以致於內心產生種種衝突與矛盾,所以希望透過修行,能夠讓自己煩惱少一點,生活順利一些。修行的確可以幫助我們減少煩惱,但修行為什麼可以達到這樣的目的呢?

想當年,佛陀出了四次城門,見到了人的生老病死,感受到人們在面對老病死時,內心所承受的極大痛苦,心裡想著,這世界上每一個人,包含自己最親愛的家人,都免不了要受這樣的苦,為了解決人的生老病死苦,於是決定離開皇宮出家修行,一定要找到答案。歷經了六年的苦行,以及種種的折磨與考驗,最後終於找到了答案,可以解決眾生的生老病死苦,還花了49年的時間,把他體會到的觀念和方法,盡自己的力量與人分享。可是,有人因此而不老、不病、不死嗎?沒有!連他老人家自己也免不了老病死。那佛陀修行到底發現了什麼?

人會受苦,是因為造作了受苦的原因,如果不再造作受苦的原因,就不會再有受苦的結果。而受苦的原因來自於追求心,當追求不到的時候,又產生了抗拒心、排斥心,於是有了種種不舒服的感受。若要不受苦,就必須放下一切的追求心和排斥心。苦的原因並不是來自於老病死的現象,而是我們對現象的排斥與追求心,追求年輕、排斥老化,追求健康、排斥生病,追求生存、排斥死亡……,現象不合意,於是有了種種苦的感受。佛陀發現的觀念與方法,並不是幫助我們改變現象,而是讓我們不受苦。

打坐是一種非常好的修行,外表看起來坐在那邊沒事,實際上卻有種種的困難與考驗。剛開始用禪修的方法調心,很快就可以體驗到一種舒服的安定感,但沒有多久,考驗就來了!腿漸漸痛了起來,於是開始調整姿勢、拉筋、祈求佛菩薩護佑,希望腿可以不痛。有時腿沒那麼痛,可是心中妄想一堆,喜歡的人、討厭的人,甚至小時候的記憶都會浮出來,這時又在想辦法要消除這些惱人的妄念。打坐修行的時候,就在追求舒服排斥腿痛、貪求安定抗拒妄念上打轉,其實這就是所謂的輪迴,轉啊轉,轉不出來。

腿痛與妄念都只是現象,舒服與安定也是現象,只要是現象,都是暫時的。腿痛與妄念,即使你不排斥也會消失,舒服與安定,即使你不追求也會出現,但想留是留不住的。腿痛與妄念並不是苦的原因,希望腿不痛、希望沒有妄念,才是苦的原因。禪修並沒有要我們改變現象,而是在這來來去去的現象中,練習不追求、不排斥,如果在現象中打轉,是沒有辦法離苦的。

有人會問,如果一切都不追求,那不就很消極,好像什麼事都不用做。其實不然,一切都不追求,不求好也不求壞,不求做、也不求不做,也就是沒有一定要做什麼,也沒有一定不做什麼。不追求自己的利益,但該盡的義務、該負的責任也完全不會抗拒。當一切都不追求的時候,反而是最積極的,積極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Language
招生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