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語僧語
【2019】逐浪自由 常啟

◎文.圖/釋常啟

出家前,一位熱愛衝浪的女同事,週末總是投入大海的懷抱,衝浪之於她,樂趣似乎難以言喻,而當時年輕的我,也嚮往著能征服這風口浪尖的自由,也跟著她學習衝浪。海邊的浪來浪去波動難平,但她乘著浪頭一派瀟灑自如。我在做完基本訓練後,也泡在大海中,努力分辨好浪與壞浪,好浪是還沒出現白花泡前的湧波,壞浪則是形成的浪花滔滔。

理論上,見到好浪時,平貼著浪板,兩手快速滑動逐浪,追過它才能駕馭它,趕上浪頂,再昂然立起。站上浪頭乘駕的快感無可取代,這或許是大海讓人著迷的美妙所在吧!但我不是追不過浪,就是身體立不起來,狼狽地趴在板上,任由洶湧的波濤衝入沙灘,感官刺激伴隨著驚恐也難以言喻,卻也倏忽即逝。

終於,我決定在沙灘上看著一波又一波的好浪與壞浪,就只是看著,不追逐好浪,也不排斥壞浪,那一刻,體會到何謂自由,自由並非好浪尖上駕馭的快感,因為有揀擇就有好壞對立的局限;亦非感官上的順情刺激,因為感官有著須臾變滅的短暫性,真正的自由是任它來去而不迎不拒。

權貴、聰明與美貌,如同人生際遇的好浪一般,人人以為那是人生勝利組,殊不知跟貧賤、愚癡、醜陋一樣,都是人生險境,因為容易驕慢放逸,被習氣障蔽的機會更大。所以當有人批評隱居遁世的禪師:「郎將狂耶,何為住此?」禪師卻說:「我狂欲醒,君狂正發……貪榮冒寵,流轉生死,何由自出。」

不過出家領執後,對自由的體會又有些轉變:精神上可以印契絕對自由,但立足點仍須返回人間,吃喝拉撒睡,隨著現實生活,隨波逐浪,而不是停留在沙灘上看著浪濤不動心。應在車來人往的十字街頭參禪證道,在自覺聖智與隨緣度眾之間保持平衡,不怕也不避面對萬種因緣,體會「到得原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才是中國禪宗要給現代人的重要啟示!

 

Language
招生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