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語僧語
【2020】意料之外的暑假實習 常啟

◎ 文 / 常啟 圖 / 僧大學僧

僧大作息首先破除慣性,吃飯走路重學,讓規律的作息消磨那老是想留住與追求的欲望,不想如「滾石不生苔」般,終日汲汲營營奔走,終其一生只是個光禿的石頭,澆再多的水都蒸發掉。沒有定性,長養不出宗教師的僧格。另一方面,石頭如果不滾動,就會漸漸在表面蔓延一層青苔,黑黑綠綠的蓋住原貌,安於舒適的象牙塔中,就算再忙碌的生活也會變得盲目。所以除了規律生活外,僧大在暑假期間,也會安排一場相對沒有劇本的僧團實習。

        今年的紫雲寺實習,三年級學僧有機會隨社區關懷的腳步來到偏遠寶來社區,學僧要設計長者聯誼的教案,讓經常宅在家的長者們能彼此互動,同時分享佛法,充實美好的晚年。然而,事先寫好了劇本,就有可預期的成功嗎?

原本設計的劇本是玩一個遊戲-菩薩進化論,透過猜拳與肢體上的動作,來呈現菩薩在人間,人人都可成為菩薩的理念。來到現場,發現大部分的長者行動與表達上都較不便,但他們很容易因為一些幽默的小語言與動作而開懷,這個意料之外的現實,讓我們臨時改變劇本,拆解遊戲層次,多了語言與情境上的觀機逗教,不執著於原本的劇本,學習探索長者的需要,先貼近現實,才能超越現實,於是創造了意料之外的成功。

若不是前一天早課練習中的爭吵,我就不會陪著他們一起練習梵唄,就沒有機會聆聽他們的教案,也就沒辦法提供旁觀視角的疑問,進而改善教案;若不是主持的學僧有一顆擁抱不確定的開放態度,隨時探索與調整,這個看似年輕人玩的遊戲,就不可能讓多數行動不便的長者玩得開心不已;當然,若沒有義工長期經營偏鄉寶來,遊戲中自動補位與自嘲帶動,氣氛就無法溫馨凝聚。 人生大小事的圓滿,有許多因緣是透過規劃與努力,但更多的成就是在轉折與意外中創造的,它潛伏在我們不經意的相遇、想法與行動中,前提是我們得先累積與建構,同時得不斷放下自己的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