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語僧語
【2020】戒律實驗室 常寬

◎ 圖文/ 轉載自【法鼓雜誌第445期】

持戒真的很難嗎?

常寬法師的戒律實驗室,

教我們在生活中親身試驗,

感受持戒帶來的轉變。

律是佛教徒修習一切善法的基礎。談佛教戒律,需要回到佛陀成長與修行的歷程來理解。當佛陀還是悉達多太子時,偶然看到田間麻雀吃蚯蚓、老鷹吃麻雀⋯⋯四門出遊時,又看見老人、病人、死者和沙門,讓他意識到生命充滿煩惱與痛苦,內心不斷追問:「為什麼生物之間會相互成為食物?」「人一定要經歷生老病死?」「什麼是生命的真實樣貌?」為了解決「解脫生死」的課題,他毅然走向出家之途。

 

佛陀的修行實驗

悉達多出家後,以自身實驗苦行,《增壹阿含經》卷第23〈增上品〉第31記載,剛出家的悉達多看到苦行僧吃牛糞來修行,他也嘗試用這種方式來體察食物的精粗多寡與身心的關係,甚至將所有外道的修行方法全部試驗過,像是倒吊、將身體埋進土裡⋯⋯結果他並沒有解脫,只是暫時壓制了煩惱。

後來悉達多也做「呼吸」實驗,他試著憋氣,使氣不從鼻孔出來,於是氣流往耳朵及腳底流動,接著他將兩耳塞住,發現氣流改從腳底竄出。他想:「將腳底塞住,不讓氣流動會如何?」此時他的頭開始痛起來,劇烈的頭痛讓他恢復呼吸。憋氣的試驗,讓他清楚氣在體內產生的作用,他發現念頭變少了,對於環境的動態變得清清楚楚,這樣的呼吸體驗,也讓他了解氣息與身心之間的運作關係。

這兩個實驗,漸漸發展成為四念住: 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成為後來教導弟子禪修的方法之一。

除了修行的實驗,佛陀證悟後,早期弟子屬於上根根器,只要聽聞佛陀簡單開示,便能證悟聖位。只是愈到後期,僧團分子漸漸複雜,根器稍淺的人進入僧團,發生問題, 遭受外人的誹謗譏嫌,為了護念僧團的清淨與弟子的慧命,佛陀制定戒律,也因為他親身體驗修行過程各種身心感受,所以能因應弟子的根器,施設契時應機的教法。

 

戒律的本質

戒與律是不同的,戒的對象是個人,律則是團體。戒的功能在清淨與精進;律的作用在和樂與無諍。佛教戒律與其他宗教不同之處是,自五戒至菩薩戒,皆稱「波羅提木叉」,又稱「別解脫」戒。所謂別解脫是你可選擇要守哪幾條,每守一條戒,就從這一條戒解脫,例如遵守不飲酒戒,那麼酒醉這件事就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佛陀制戒的根本是要眾生解脫,而非以權勢強迫人遵守。

現代人在生活上如何持守戒律的根本精神,不拘滯於條文的呆板死守,又能在思想上接通佛陀的根本教義,活用於當代生活中?例如五戒中的第一條「不殺生戒」,是要我們不傷害生命,不僅是不殺人,還有一切旁生動物。

要持守不殺生戒之前,我們應該先認識「生命」是什麼?傳統學校教育將動植物分成「有益」與「有害」,以致大部分的人對某些動植物有先入為主的偏見,不了解生命的意涵,更遑論尊重生命。

前陣子,法鼓山男寮中庭經常有鳥類棲息在一棵羅漢松上面。其中一窩生了三隻雛鳥,平日牠們會在中庭草坪玩耍,每次成鳥要餵食,見到法師在旁觀看,都離得遠遠的,著急地叫著。兩隻幼鳥反而不怕人,還會跳到法師面前與人對視,讓我看到生命原初的單純。

大自然賦予生物求生的本能,觀察牠們循著自然規律生存,這樣親自「認識」生命的過程,可以改變我們對待生命的態度,更加懂得尊重生命、不輕忽其他的生命。

我們很容易忽略身旁的事物,如何認識生命?可藉由觸碰含羞草的過程,來感受接觸時的身心反應。(見實驗一)

想要自由還是麻煩不上身?

理性上,人們知道戒律、規矩與某種適度的限制,立意都是好的,可是一旦必須遵從,內心就會莫名產生抗拒與矛盾。

在法鼓山僧伽大學,學僧活動範圍有「結界」,只能走到園區山徽石。有一次,一群學僧飯後經行走到山徽石的路口,看到便利商店就在對面。有人提議,海外的同學沒去過,應該帶他去體驗。學僧討論的過程與時下年輕人的反應一般,如果想去便利商店的是多數,你要不要隨眾?講著講著,最後只有一個人回頭,其他人都越了界走過去。進到便利商店喝飲料時,又有人提出,這位海外的同學也沒去過金山老街,於是大家又往老街方向走。最後因為有信眾看到,打電話回山上通知,事情才曝光。

當我詢問學僧整個過程,是誰提議,怎麼決定?知不知道這是犯規?了解他們各別的選擇及心態之後,才予以處理。在此可以思考,「隨眾」到底對還是不對?是不是變相讓行為正當化的藉口?年輕人經常要度過這種階段─想跟大家一樣,也想跟大家不一樣。內心知道要遵守,可是在大眾面前又不想。一旦逾越了界線,內心的欲望會愈來愈大,偏離規定愈來愈遠,而可能陷入危險之中,忽略了戒律是以保護、防範為出發點。

去年( 2019 ),我到北美道場演講,現場有幾位西方眾,我提了一個問題請他們選 擇 :1.You have freedom to do whatever you want.(你擁有自由去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2.You have peace and freedom from troubles. (你擁有免於麻煩的平靜與自由)。結果,他們認為寧可少掉麻煩,也不要過度的自由。

一般人喜歡自由不受拘束,但是被授予完全的自由不一定是好事,不會遇到麻煩才是好事。我們可以思考「自由」與「自在」的差異:自在是不管是獨處或是在團體中都是心安的;而過度的自由反而容易產生亂象。

我也曾在香港道場帶領禪期時,前後兩支香讓禪眾透過「選位置」來體驗自由與規範的差異。(見實驗二)

持戒好生活

戒活用於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說法是「可以或不可以」、「喜歡或不喜歡」這麼做。這牽涉到身分的認同,如果你在家中被賦予煮飯的職責,既然身分無可改變,何不轉念在其中發掘樂趣,想像自己是餐廳的大廚,慎重打扮、用心擺盤,不僅吃的人開心,煮的人也會開心,還能夠拉近家人之間的距離。相同地,如果認同自己是佛陀的弟子,那麼對於佛陀對七眾弟子所制定的教誨之一:戒律,也會勇於承擔,欣然接受,而能在持戒中,得到自在的快樂。(見實驗三)

對我而言,持戒的好處是生活單純、減少麻煩,生活愈簡單,煩惱就愈少。〈四弘誓願〉提到「煩惱無盡誓願斷」,只要減少煩惱,就能期許自己有更多的心力去幫助他人,也協助他人減少煩惱,還能增長智慧與福德。